角落的芬芳:普安堂

普安堂
【字号】    
   标签: tags:

小儿出生后,因我们夫妻俩都需上班,内人就情商她的远房表姐,白天来家中帮忙照顾。

表姐的父亲早年在万华经营绣庄,精于佛像和山水画。表姐也有绘画天分,常常教小儿涂鸦。

表姐的父亲在50岁时结束了绣庄生意,隐居土城山中,在一座庙堂当居士住持。几年之后,等小儿上了小学,表姐就到山中照顾她年长的父亲。

曾经几回到山中拜访老居士,看他一副仙风道骨、神采烁烁,衷情于书画之中,因而与之相谈甚欢。

老居士于86岁往生。36年的山中岁月,他在荒郊野外、杂草丛生的山中台地,一点一滴地经营,逐一完成了佛堂大殿、大佛坐像、立像、凉亭、步道、禅房,并种植各色奇花异草。来到此地,仿佛到了世外桃源。

周日午后,旧地重游。时值秋末冬初,树木逐渐由绿翻红,野雁南飞,万物静寂。我和老居士担任大学美术系主任的公子坐在庙前台阶,一面品茗,一面论世,悠悠然不知暮之将至。

(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手机为人们带来了方便,几乎已成为每个人出门必备的物品,也因此很容易遗失,尤其被遗忘在计程车上。

  • 台南市是台湾开发最早的城市,古迹保留也特别多。这些古迹,大多集中在民族路赤崁楼附近。每回到台南各处古迹寻幽访胜,总会有令人惊叹的发现,而觉得不虚此行。此外,古迹周围有许多道地的台南小吃,在寻幽访胜之余,走累了的时候,到小吃店歇歇脚,品尝可口的美味,可说是一举两得。
  • 二十年前,我辞去在大企业所担任的职务,与内人和一位小妹组成三人公司。由一个大公司的高级干部转变为老板兼伙计,自行创业,心里十分明白只有低调、谦虚、谨慎、勤快,加上对神明的敬畏,才能从头开始,一步一步地向上发展。
  • 认识施家阿嬷,是十多年前在鹿港中山路偶然间经过的一家香铺里。
  • 台北市立美术馆旁的一大片空地辟建为公园后,经过几年来栽种培植,树木逐渐长大成林。
  • 住家附近本来有一片眷村,后来改建成高楼。在这美轮美奂的社区,巷口临近大马路的公寓一楼是家餐厅,店名为阿德的店。
  • 在一次晚宴中,友人谈及友蚋溪上游是一世外桃源,因此一群朋友相约在周末聚集前往。
  • 晚饭后,在住家附近走一走。随性地散步于不同的路径,不仅是运动,也往往有意外的发现。
  • 能够听到叶落,那或许整个驿站没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时接待人员应该也歇息了吧。 整个诗篇,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孤独、失落。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