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爱宽仁的郑板桥

达庄
font print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8日讯】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乾隆年间中进士后,到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市)当知县。后来因为灾荒年请求赈济灾民而获罪,辞官家居,以卖书画为生。他的诗歌、书法、绘画均有成就,号称“三绝”,名重一时。

郑板桥对人生的贵贱、贫富看得很透,从来不以富贵贫贱论人。当他还是个秀才的时候,有时翻家中的旧书籍,见到家中佣人的先人所订立的卖身契据等,就会马上拿去烧掉,而不是拿去还给佣人本人或者自己仔细看契据内容,就是怕佣人知道了感到难堪。

郑板桥长大后自己当家,用佣人的时候,从来不要求对方和自己立契约,佣人如果觉得合适,就留下,不然就自由离去。郑板桥的用意,是不想让后世子孙借此逼勒,苛求家中佣人。

郑板桥经常在外做官,他常写信教育在家中当家的堂弟郑墨要与人为善,宽厚对待家中的佣人,不要以贫富贵贱论人。他还写道:“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以人为可恶,而我亦可恶矣。东坡一生觉得世上没有不好的人,最是他好处。愚兄平时谩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之美,未尝不啧啧称道。”郑板桥举宋代苏东坡和自己的例子,告诫郑墨多看别人的长处,话语之中充满着人生的哲理。

郑板桥让郑墨把俸钱带回家后,还特意写信嘱咐弟弟要挨家挨户,逐一散发给自家的邻居族人,“无父无母孤儿,村中人最能欺负,宜访求而慰问之。”郑板桥将自己的俸钱救济亲朋好友、鳏寡孤独之人,可见其仁慈宽厚。

郑板桥还教育郑墨要体恤贫苦之人。如果人家要借钱,必须要成全;假如不能偿还,也要宽容他。

郑板桥52岁时才得一子,因此对孩子十分钟爱,但不是一味溺爱,而是教之以正道。他在潍县任官,写信给郑墨要他代自己好好教育儿子,防止刻薄急躁等坏习气,并要求刚刚6岁的儿子对师长有礼貌,对同学关心。他写道:“纸墨笔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钉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郑板桥让儿子从小就懂得为善之道,养成忠厚而有同情心的性格,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慈爱宽厚之人!@(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京文化摊点上到处可见清朝人郑板桥书写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在拓印的白字黑纸上,如今北京的四中全会,让13亿人民都达到了这般境界。

      难得糊涂之一:

      矛盾统一 :胡不再被江影射为“身边的野心家”,江也不再被影射“恋权不放”、“中文”媒体都登江、胡二位握手言和的大照片,彼此笑容满面。双方都被均等的歌功颂德,这使人想起上世纪卅年代文坛上的《好东西歌》:(以鲁迅笔名发表,实为上海地下共产党瞿秋白所作,讽刺国民党中央全会各派要协) :“我们都是好东西,大家坐在一起,同吸雪茄烟。”

  • 相传郑板桥在乾隆年间奉调在潍县上任知县,在这期间他为官清廉,兴利除弊,取得百姓的爱载,但是最后因收缴了当地豪绅的罚款,而遭到了陷害,而至罢官。
  • 郑板桥五十岁时初到山东范县任知县。有一天,他微服下乡查学。当他路过一个集镇的私塾时,听到里面一位先生正在教学生读《礼记》中的《曲礼》一篇。只听这个先生念道:“临财母苟得,临难母苟生”。郑板桥越听越糊涂,转念一想,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那先生将其中两个“毋”字都念作“母”字。
  •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不错,吃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吃要吃的营养,吃的恰恰好,古人更是如此。记得郑板桥曾经跟他的家人写信,提到过把米爆开来以后,做成爆米花,冬天来时用热水一冲,哎呀,那多么的好吃啊,多么的温暖身体呀。不错,吃粥就像那一样,因为五谷进入身体就是能量。
  • 清朝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常微服暗访,体察民情。相传,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知事时,有一年年关将近,他陪同苏州府一位姓蔡的州官外出巡游,走到南门街,看见一群人围在一户人家的门前交头接耳,指指点点。他们分开人群走近一看,原来这户人家的门上贴了一幅古怪的对联:
  • 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曾子杀猪教子、孟母三迁等故事至今在老百姓中耳熟能详。历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郑板桥、曾国藩等等,都留有家训。
  • 在乾隆年间,郑板桥奉调在山东范县就是﹙今河南﹚,潍县上任知县,经常下乡视察民情,他下乡走访时,从不带衙役随从,只是微服私访。
  • 【大纪元12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十日电)第一届台北县文学奖今天在县府二楼台北县青年交流中心颁奖,前三名得奖者包括散文类的李清钿、朱碧玉、周郁文,短篇小说类的庄华堂、李振豪、徐誉诚,长篇小说类的庄华堂、陈肇宜、陈春贤,新诗类第一名从缺、第二名黄晓芬、第三名张玉美,会后,文化局还安排温馨茶叙。
  • 李谧拥有万卷书籍,宋敏求家的藏书丰富。
  • 管宁因为好友华歆不能完全无视于权位利禄的存在,所以割席与之绝交。和峤鄙视荀勖的为人,不愿与之同车,于是自行乘坐专车入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