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艰难岁月

心中的宝塔(23)——集训队

屠龙、孟圆编辑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8日讯】集训队是集中营中的集中营,在破冰攻坚工程中没有被转化的学员就被藏在这里,与外界隔绝,进行所谓的“封闭”转化。

这里的“条件很好”,每人一个单间,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面,人一旦被关进来,就始终在屋里关禁闭,没有放风的机会,监室还带监控器,24小时监控监室内的情况。劳教所对这里的人力投入也很大,一般都是多对一的迫害。

少华被押送到那里之前,那里关押着李海林,田恩泽,温继宗等没有转化的法轮功学员,因为监室不够,为了“迎接”少华,劳教所把原来关在那里的李海林给关到储物间里去了……

为了转化被劳教人员,劳教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消灭人的自尊心。所以他们用尽手段破坏被迫害的人形象,以打击被迫害人的自尊。

一大群警察按着少华的头,架着他的胳膊,把他“护送”到了集训队,给他专门分派了六个人,那阵势,好像非得把少华治的服服帖帖的才算完。

第二天,劳教所的管理科副科长亲自找到少华谈话,想从谈话中抓住把柄,编造一些黑材料作为劳教所处分少华的证据。谈话的时候,他们还专门找了两个人,一边一个,把少华按在椅子上,也不知道他们怕什么。

有这么大的阵势撑腰,管理科副科长显得神气十足:”你知道你为什么受处分吗?”

少华很平静,但却很坚决,“不知道,我没有过错,我只是为了防止警察非法施暴,喊‘不准打人’,既防止警察违反法律,又保护了被打的人,有什么过错呢?”

“你这是挑动全队闹事!”

“我大声喊只是为了防止违法的事情发生,如果在大街上看到有人打人,喊人帮忙制止难道就是挑动大街上的人闹事吗?”

副科长的脸涨的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少华突然感到压在肩膀上的手轻多了,他感觉到那两个按着他的人在赞许的点着头。这地方他们见的人多了,这形势下还能这么头脑清晰,进退有度,这份胆识令他们佩服。

少华接着说:“我认为对我的处分是不公平的,是一个错误,我需要纸和笔,把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成材料,向上反映,特别是六大队队长尹红松为了整人,乱用职权巧立名目对劳教人员实施各种迫害!另外,你们曾说过我写了所谓的思想汇报后就不再受迫害了,既然我又受到了迫害,就此机会我向你们郑重声明,原来我所写的一切转化材料全部作废!”

副科长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他输了,输的很彻底,他非常愤怒,他感到自己受到了愚弄和羞辱。来之前,他以为少华早就给制服了,他本来期望见到的是一个低眉顺眼的人,一个哆哆嗦嗦的人,一个唯唯诺诺的人。可是他面对的却是一个正气凛然的人,他觉得不是他在审问这个犯人,而是这个犯人在审问他,而且审的证据确凿无可辩驳。他最希望的是赶快离开这间房子,结束这段谈话。

“你的问题我们知道了,以后再说!”

副科长走后,集训队又开始了破冰攻坚的那一套东西,不让睡觉,长时间坐板凳,不让上厕所。为了让法轮功学员没有证据上诉,所有法轮功队里没有时钟,这样,你不知道你多长时间没让睡觉,坐了多长时间的硬板凳,多长时间没有让你上厕所。

少华不断的找到队长上诉,要求知道时间的权利,要求正常睡觉的权利,要求上厕所的权利。劳教所的队长指使班房里的犯人头管制少华,少华一喊话或者一叫班长,他就找犯人架住少华,用脏抹布堵少华的嘴。

少华告诉那个犯人头:”找队长反映情况,上厕所,睡觉是我的权利,你只要让我吃饭,我就要去争取这些权利。“犯人头悄悄的把这些告诉了劳教所的马队长。

劳教所对人的迫害时软硬兼施的,警察或队长往往扮演一个不知情的公正的中间人,在被迫害人受不住迫害的时候,走出来说两句好话,让被迫害者对他感恩戴德,失去戒备,不知不觉之间就被转化了。

这一天,犯人们又把少华按在地上毒打,少华大声地喊队长“犯人们非法打人了!”。这次出人意料的是马队长立刻出现,大大的申斥了犯人们一通,还说”谁再这样,我处分谁!”说着,眼睛直瞟少华,希望他能有点反应。

历经了风风雨雨的少华对这一套早就司空见惯,根本不为所动。期待着被作为“大救星”的马队长讨了个没趣,讪讪的走了。

他刚一离开,犯人头就领着犯人把少华掀翻在地,恶狠狠地说:“你以为你喊的好使,告诉你,别不识抬举,打你就是队长让打的!”

少华盯着他的眼睛:“我早就知道,他天天在门口坐着,哪能不知道你们打我,他这次来就是做戏。我要是不喊,不找他,你把我打伤了,他可以装不知道把责任干干净净全推到你身上!”

犯人头突然软了下来,他第一次感到打人下不去手,在劳教所他是个老油条了,见识的人太多了。帮着转化法轮功学员也是他的任务之一,虽然他觉得这些人都不坏,但他不管,反正干好了队长给的活儿,就能当班头,就能在这个地方日子好过一点。可他没有想到一个人挨打求救都是为了别人好,而且是为了正在打他的人……

少华在攻坚队呆了近三个月,这期间他非常想念自己的同修,难友们。

有一天,少华无意中看到,送饭的车里有一份饭是窝窝头,又黑又硬,硬的根本咬不动,就问这是谁的饭,送饭的普教说是给温继宗的。

劳教所迫害人的方法多种多样,这硬窝窝头就是一种。劳教所的警察为了惩罚不妥协的人,不给他们饭吃。但不给吃饭是违法的,所以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让食堂一次给蒸好几十个窝窝头,一次送饭就给一个,时间长了,那些窝窝头被风干后又硬又黑,根本咬不动,可他们可以借口说给过窝窝头了,没有让犯人饿着。

这个被送窝窝头的温继宗,从破冰攻坚工程开始就没有被转化,劳教所用尽了招数他都没有屈服。在很热的夏天,因为长时间不让洗澡,浑身又有很多伤口,温继宗全身都长了各种各样的疮,私处周围都烂了,劳教所都不让他洗澡。当时是北京的三伏天,为了增加他的痛苦,劳教所还不许开窗户,连风扇都不许开。

少华知道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他每次抗争,那些警察或普教都要向上汇报的。看到了那又黑又硬的窝窝头,少华就大声说“温继宗是不是集训队的?怎么给吃窝窝头啊,让吃这样的窝窝头,怎么不写信告他们哪!”。

过了几天,听到犯人们聊天,骂马队长糟蹋东西,把一大抽屉干窝窝头都扔了……。

八月的一天,少华和所有在集训队的法轮功学员全部被调到了一大队。原来,因为团河劳教所集训队名声太坏,被法轮功学员不停地在国际社会曝光,为了避免国内外的不良影响,掩盖曾经发生的罪行,早就要被劳教局撤销,少华是集训队里最后一批法轮功学员。这次也是集训队最后一次破冰攻坚式的“转化”了。@*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从张大夫诊室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老院长当年种下的杏树。可是张大夫简直顾不上向窗外看,只要出诊,病号满满的。这一天,随着叫号,病人来到张大夫面前。张大夫见了病人大吃一惊:半月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儿子搀扶下站在了她面前!张大夫忍不住轻轻“啊”了一声,问:“最近感觉怎样?”
  • 突然一只狼说道:“其实,狼有狼的法则,狼也有爱心,甚至会扶养人类婴孩,当然也不会攻击未成年女孩,何况女孩为了救羊,决定以身喂狼,这是感天动地的故事,那二只瘫下的羊,为救牧羊女也愿意舍身喂狼,这些自我牺牲精神,令狼群感动!其实,狼与人类本可谐和相处的⋯⋯”
  • 刘佳听到“为它卖命,能好吗?”这句话,感觉自己从牢笼里跳出来似的,大声说:不好,当然不好,我就是被这个邪党害苦了!从小到大听它的话,结果怎么样?拚命工作,刚到中年还被一脚踢开!让多生孩子,生了养不起了,还不是自己的孩子受罪!它哪个政策是为老百姓着想?瘟疫来了,全国封控,控制不住了又全面放开,拿民生当儿戏。
  • 茂利一边装菜,一边对大车司机说:这岔路口把两块地分开,东边的老地用老法子种,菜好看还好吃,我们西边的差点误入歧途,我就是听了好人言,三退了,得到神保佑了。人活着啊,走什么路,选哪边太重要了,你选正的神就保佑你,你给坏的邪的站队,就没个好。遇到岔路口,可得好好想想走哪边。
  • 老蒙在离休前是个“长”,“平稳着陆”退下后,买花草,认识了老郑。一来二去熟了,老蒙跟老郑说,现在朋友多数相互利用,称兄道弟也不见得为情谊,我们的花缘比金子珍贵。
  • 记得我整个小学阶段好像都在捡破烂,学校每学期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上交多少斤废铁,还捡过废纸。家里能上交的东西都交出去了。那垃圾箱,臭水沟我们都不会放过。我们很大一片家属区的孩子都在同一间学校上学,全校的学生都要求捡废铁,到哪里去捡呢?
  • 大陆知名媒体人江雪的文章《长安十日——我的封城十日志》,记录了一些封城细节和感受。在严厉控制言论的墙内,作者只是用平和的文字表述,但仍然难掩内心愤怒的呐喊。
  • 郭晶是位社工,她以社会工作者独特的眼光,在封城后有意识地持续书写、思考、细腻的记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了城里人们的恐慌、惧怕、焦虑和坚强……
  • 我不解为何眼前世界如此单纯的状态无法持续永恒?清醒后人们终究会以领土、种族、宗教、国籍、语言,或生存作为借口,持续争执甚或战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