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黄孔昭用人公正不阿

陆真
font print 人气: 20
【字号】    
   标签: tags:

明朝宪宗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文选郎中陈云等人,被属吏揭发,都被罢官入狱。吏部尚书深知黄孔昭廉洁,把他调到文选司,九年提升为郎中。按照惯例,文选郎中是朝廷选拔人才的主要负责人,大多闭门谢客。

黄孔昭不同意这种做法,说:“国家选用人才,好比富足人家蓄积粮食。粮食如果不平常蓄积,饥荒时怎么能够接济百姓?人才不预先储备,用人时怎么能满足需要呢?如果闭门谢客,又从哪里了解发现天下的人才俊杰呢?”所以,平时由官府回到家中,遇有来客,黄孔昭都以礼相待,并留意寻访人才,随时记住。在除授官职时,依据才能的高下,分别派往难于治理的地方和容易治理的地方任职。因此选拔任用,做得公平合理。如果有人以私利求请,他都予以拒绝。

有一次,黄孔昭与他的上级吏部尚书尹曼争论,惹得尹曼大怒,顺手推翻了桌子。黄孔昭垂手站立,等他息怒了,接着又陈述自己的观点。尹曼也相信黄孔昭诚信正直。尹曼和通政使谈伦(人名)关系亲密,想任用他为吏部侍郎,黄孔昭坚持认为不可以。尹曼还是用了谈伦,后来谈伦果然垮台。证实了黄孔昭的知人之明。

尹曼想推荐老朋友担任巡抚,黄孔昭不同意。这个人进京拜谒黄孔昭,直至双膝跪下求情。黄孔昭更加鄙视他。尹曼命令推举,黄孔昭说:“他所缺少的,正是大臣的体统。”尹曼只好对这个人说:“黄孔昭不离开选曹,在他执掌文选郎中期间,你是得不到升迁的了。”

黄孔昭扭任文选郎中满了九年时间,才升为右通政。又过了好久,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当时,有十多处官地,被权门大户侵占,黄孔昭奏请皇帝,全部收回了这些官地。在奉诏命荐举大臣时,黄孔昭荐举了知府樊莹、佥事章懋,这两人后来都成为名臣,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主管银库的郎官,把几千两盈余的银子,进奉给黄孔昭,结果被黄孔昭呵斥而退。

有人挖地时,挖出了一只古鼎,黄孔昭马上命工匠刻上“文庙”二字,把古鼎送到文庙中。不多久,宦官权贵,想把古鼎进献朝廷,看见古鼎刻有“文庙”二字,才不好那么做了。

正是:

一旦掌权时,
便把德政施。
为国为民志不移,
坚定如铁石!
这样的好官古多有,
今人往往笑其痴。
痴乎?不痴,是大智;
人知,地知,天更知!

(事据《明史‧黄孔昭传》)
转载 正见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11/1/55701.html(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朝时代的梁国将领冯道根,为人谨厚,质朴寡言。他平时领兵带士,以身作则,对部下约束十分严格。
    他的队伍,无论走到哪里,对百姓秋毫无犯,将士们从来不敢为非作歹。每次战后,从不摆功。
  • 薛宣自出仕以来,历任地方县令、郡守和中央执法部门官吏,诚心为民,政绩可观。西汉成帝时,他由陈留太守左冯翊推荐调入,一年后称职转正。
  • 汉文帝出行,路经中渭桥,忽然有人从桥下跑出来,惊吓了皇帝的车马。于是派骑兵将那人逮捕,交给廷尉法办,由张释之审讯。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著名的古文家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在他的从政当官生涯中,有相当的政绩可言。
  • 对历史比较熟悉的人,大概都对南宋初年抗金忠臣杨邦乂英勇不屈的事迹耳熟能详。然而杨邦乂不仅仅是一位英勇不屈的忠义之士,还是一位洁身自好,目不视非礼之色的正人君子。
  • 南朝时的宋武帝刘裕的儿子刘义季,被封为衡阳王。有一次,他大规模围猎于郢(古地名,在今湖北荆沙),看见有一个老农,披着蓑衣,在田野间耕作,便命左右过去呵斥他,问他:“为什么不避开贵人?”
  • 明代有一个著名的文学家名叫茅坤(公元1512-1601年),字顺甫,号鹿门,是浙江人。他提倡学习唐宋古文,他评选的《唐宋八大家文抄》在当时和后世有很大影响。现在我们常说的“唐宋八大家”也就是由此而流行于后世的。其实茅坤留给后世的不仅是他的文章,还有他高尚的道德品质。下面我就讲一个青年时的茅坤坚守人伦,拒绝色诱的故事。
  • 萧景腆,是晋江(在今福建省南部)人,做下属官员,被授予定远尉的职位。定远(在今安徽省中部偏东的地区)刚刚经过大盗洗劫,百姓流离失所。萧景腆与县令一起凭吊死者,慰问孤儿,修筑城墙,挖掘护城河,他处处身先士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