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史《博采众长》﹙三﹚

变戏法
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清末,在天桥场子附近常常有变戏法的。一般是师徒二人合演,为了招徕观众,敲锣打鼓,有时也说些对白。过去北京有句歇后语︰“天桥的戏法——又说又变。”足见变戏法时说白的重要性。

*招徕观众︰
他们招徕观众的锣歌是这样的︰
“家有黄金堆满楼,不如学艺在心头。
白天不怕朋友借,夜晚不怕贼来偷。
不种麦子吃白面,不种芝麻喝香油。
南京收来南京去,北京留来北京游。
南北二京都不收,黄河两岸度春秋。
不是变戏法的说大话,捱饿的日子还在后头。”

变戏法的场子主要表演一般手彩的小魔术。表演之前,师徒两人一个打锣,一个念着︰“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掐诀练手彩,看看真功夫。”

有时师傅还自言自语的念着︰“挖单一抖大吉祥,三尺宽来五尺长。东盖南山斑斓虎,西遮北海老龙王。列位站稳请上眼,变出宝贝闪金光。”

*滑稽对白︰
有时师徒说些滑稽对白,例如︰
“乙︰才来啊?甲︰才来。
乙︰干什么来啦?甲︰变戏法来啦!
乙︰会变几套啊?甲︰三套。
乙︰头一套?甲︰会吃。
乙︰第二套?甲︰会拉。
乙︰第三套?甲︰会尿炕。
乙︰就这本事啊?”

观众笑过以后,就会安心等着看戏法。人们把这种滑稽对白称之为“打诨”。1946年,变戏法的还常说这样的对白︰
“乙︰才来啊?甲︰才来。
乙︰干什么来啦?甲︰变戏法来啦!
乙︰会变吗?甲︰会变。
乙︰在家吃饭了吗?甲︰吃啦。
乙︰吃的是什么?甲︰窝头。
乙︰不会说点好的吗?甲︰好窝头。
乙︰倒是说点高的?甲︰高窝头。
乙︰像话吗?我在家净给你窝头吃啦?不会说点露脸的。
甲︰露脸的窝头。”

这段说白和相声中的“三翻四抖”基本相同。

*表演实况︰
在变戏法的过程中,师徒两人紧密合作。徒弟敲打铜锣﹙…咚咚…锵锵﹚,师傅念念有词;一般是这样︰
“师︰一二三,二二三,徒﹙咚锵…﹚
师︰跟师学艺在茅山。徒﹙咚锵…﹚
师︰茅山有个毛老道。徒﹙咚锵…﹚
师︰他把戏法对我传。徒﹙咚锵…﹚
师︰教会了徒弟整八个。徒﹙咚锵…﹚
师︰倒有七个成了仙。徒﹙咚锵…﹚
师︰因为贪财没得道。徒﹙咚锵…﹚
师︰我师把我轰下山。徒﹙咚锵…﹚
师︰轰出来没有别的干,变个戏法大家观,变出珍珠倒卷帘,珍珠倒卷帘哪!
徒﹙…咚咚…锵锵…咚咚锵。﹚”

变戏法的有一手叫做“变金杯入地”,就是用一块蓝布盖在一个直径三吋,高一吋半的玻璃杯上,嘴里说着要把杯子变到地底下去,却跟观众聊天,分散注意力。说着说着,手里的木棒故做失手,猛然往蓝布上一击,观众以为玻璃杯必碎无疑。

孰料,揭开蓝布一看,地上什么都没有,这就是金杯入地。然后,在把蓝布铺在地上,下面盖着一个杯口大小的铁圈,说是待会儿让金杯还原。嘴里又念叨一套词︰
“南方热,北方寒,不冷不热数中原。
人人都说中原好,男又俊来女又贤。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要叫戏法成,还得毡子捂。”

说到这里,又用小块毡子捂上。右手托起,左手撤掉毡子和蓝布,唰,玻璃杯又出现了,里片还有两条活金鱼。

*传统相声借鉴︰
常言说︰“戏法是假的,功夫是真的。”相声艺人熟悉了变戏法的“说口”,就编成了相声;例如传统相声《口吐莲花》就摹拟了变戏法的“说口”,这段相声夸张地摹拟了念咒的不着边际、信口开河,吹嘘喝口水就能口吐莲花︰
“……﹙前略﹚
甲︰我正式念咒,你打锣。
乙︰行。
甲︰一请天地动,二请鬼神惊,三请毛老道,四请孙伯陵,五请桃花女,六请老周公,七 请小悟禅,八请孙悟空,九请猪悟能,十请是沙僧…。早请早到,晚请晚到,如若不到,铜锣相叫。…接神接仙,八抬大轿,凉水泼街,黄土垫道,腊月二十三,塘瓜祭灶。…请高香,抓草料,麻雷子,二踢脚,五百一堆,少了别要。…走路留神,汽车来到,大车切轴,三轮放炮,快看新闻,今日晚报。…抬头一看,神仙来到哇……。
乙︰您倒是喷哪!
甲︰我全咽了。”

上面传神的表演了戏法艺人当场掐诀念咒,夸夸其谈,最后什么也没变出来,却把口里的水给咽了。它讽刺的就是那些专靠“嘴把式”来哗众取宠的人。其次,传统相声《反正话》、《喜寿套子》,都是以变戏法的铺垫话演变而来的。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声建立行业以后,也逐渐有了正式的拜师仪式。相声艺人的世代传承,主要不是依据家族因素,而是另立师承线路;在过去壆相声必须正式拜师,没有师承门户不算艺人,不准参加演出。而相声界拜师必须要有“引师”——推荐师父的介绍人;“保师”——师徒双方的保证人;还有“代师”——必须是艺人。徒弟又分为两种,其中“拜门”生——是指“带艺投师”,只是为了入门后取得艺人资格,能够公开演出,其实本身已经具有演出本领,这样的一般一年业满。以及“授业”生——拜在门下正式开蒙学艺,要三年另一节的时间才能出师。
  • 过去的时代,师父授业是经常打骂的,无非是“打你今朝有过,望你日后成人”。十分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无非是“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地受罪”;“为了人前露脸,就得山后练鞭”。
  • 清末民初时代北京杂耍的演出场所并不多,除在茶馆、杂耍园子演唱外,主要还是在街头和庙会“撂地”作艺。用艺人自己的话说︰“两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有块地就能演。”金受申《北京的老书馆》一文中记述清末以前北京只有八家书馆,多是贵族出入的场所。其余都在便道搭棚子或“撂地”摆场子。
  • 旧时代的天桥聚集了不少的相声艺人,他们“撂地”作艺,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种——诙谐的学唱京剧和小曲。第二种——当众或钻进账子里表演“象声”﹙口技﹚。第三种——讲中长篇的笑话,摹拟各种做小买卖的吆喝声。第四种——怪诞的滑稽表演。
  • 各种类型的“撂地”技艺各占一绝,互相却很少交流。作为谋生手段,但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 相声“撂地”作艺,招徕观众的开场极为重要。在这方面,相声艺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创造了多种多样,摇曳多姿的开头方式。
  • 相声“撂地”作艺,招徕观众的开场极为重要。在这方面,相声艺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创造了多种多样,摇曳多姿的开头方式。
    本篇继续介绍其它开场式:“大实话”、“大瞎话”...等。
  • 1912﹙民国元年﹚以后,北京南城陆续成立了“新世界游乐场”、“城南游艺园”,以及“四海升平”、“青云阁”、“大观楼”等杂耍园子。相声艺人又从“撂地”走回舞台,参加了什样杂耍的演出。由此,原为适应当时“撂地”作艺而发展的各式“开场小唱”,便随着历史的发展销声敛迹了。
  • 长期“撂地”作艺,相声场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场子比邻挨肩,艺人之间经常切磋交流,为相声艺术的繁衍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营养之源。一些优秀的传统相声正是博采众长的结晶;像《大保镳》、《开粥厂》、《拉洋片》等传统相声,最初只有提纲式的草稿,台词十分粗糙,“垫话”与“正话”之间的衔接也较牵强附会。然而经过历代的“拆洗”,逐渐成为主题鲜明、捧逗严谨的完整段子。
  • 拉洋片,又名“拉大片”、“西洋镜”或“西湖景”,是清末兴起的民间杂耍,经常在天桥或庙会的地场上表演。艺人把各种彩色画片﹙每张约三尺长、两尺半宽﹚用绳子栓放在木箱中,箱子中间装有四、五个凸透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