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釭诗约:七步诗

文/紫真
font print 人气: 26
【字号】    
   标签: tags:

名诗人的名诗,往往出于后人的穿凿附会。三国时,魏国曹植(192→232)的“七步诗”就是一个例子。

此诗,《曹子健文集》以及正史《三国志》都没有记载,而只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中出现。

曹植与他的哥哥曹丕,(即后来的魏文帝187→226)因王位的继承问题,而明争暗斗。

曹丕继位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曹植逮捕起来,欲以难题陷之于死地。

曹丕说:“以往盛传你颇有文才,如果你能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可以赦免你,否则,就证明你以前的诗,都是别人代笔的,果真如此,决不宽赦。”

说完给了他一个诗题,就是殿中的一幅画。画上有两头牛在相斗,一头牛被杀,掉入井中。

曹植七步之内,就完成了一首五言八句的诗,这首诗才真正是后人所谓的“七步诗”。

诗成之后,文帝与群臣大为惊叹,曹植以为已经脱离险境了,可是,文帝又步步进逼地说:“七步写一首诗太慢了,应当即席成诗。”

这次,曹丕指定的诗题是“兄弟”,还限制诗中不可提到兄弟二字。

曹植当下,开口成诗,朗朗吟道: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虽然感极而泣,却依然削去了曹植的东阿王名号。

以上是《三国演义》的记载。根据此一记载,“七步诗”应当是指“两牛诗”,而一般所说的“七步诗”,指的是“煮豆诗”。

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南宋刘义庆(403→444)所着的《世说新语》比《三国演义》更为古老,仅较曹植的时代,晚了两百年,其中的“文学篇”就提到了“七步诗”,叙述虽然简单,而诗句却比《三国演义》所载的多出了两句。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死刑)。应声便为诗曰:

煮豆持作羹,漉鼓以为汁;萁在釜底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帝深有惭色。”

以上是《世说新语》所载“七步诗”的全文。无论是“两牛诗”也好,“煮豆诗”也好,曹植均不愧是震古铄今的“七步才子”。

曹植的“两牛诗”是这样的:

“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凶土头,峰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