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翔:玫瑰花中听潮音(5)

黄翔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5

ETG书店及其周围的景色,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已消逝的往日“不同地域”的“同一场景”。想起意大利的威尼斯、罗马、佛罗伦斯、庞贝城和那不勒斯、尤其是水城威尼斯的那些迷人的街巷和惬意咖啡座。想起西班牙的塔拉戈纳、巴赛隆纳和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附近、与著名“城市之光”遥遥相望的“图书动物园”书店……这些人生行迹或人文活动场境展示的共同的特色是:这是些“平常的日子”、是一个持“平常心”的人的“平常的人生”!

这些生活场景令人迷惘,人丛中不乏帅男、美女的身影闪烁。室内仿佛弥漫“玫瑰花”的色彩和气息,甚至能感受到“花朵”的潮动。人们相聚于友善与温暖,对生活充满热爱与眷恋。

正是在这里,没有“居高临下”的威慑!没有潜在的“政治驾驭”、没有“意识形态”的色彩涂抹和人为强加!更没有人们日常生活领域中受命于人对同类精神实施监控的令人悲悯和厌恶的“侦探”和“黑手”!

它只是生活、只是人生、揭示的只是侥幸降临红尘者生命的“心灵奥义”和“精神动态”。

而有别于记忆中的种种,ETG书店活动的特色,也不同于城市的大剧院、社区的群体活动和大学的人文艺术节庆,它只是附近居民平日的“生活的场景”。整个氛围似比城市中心闹市区更纯朴,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夜生活与大自然更贴近、更协调?每周如此、每日如此。

此类活动绝无某种“政治推销”或“商业运作”性质,它只是“从来如此”和“理应如此”的生活。不需要事前通知或预约,到时候人们自自然然来到这里,一起相聚打发人生。这种情况下,往往是“老面孔碰见老面孔”,平日少有像我这样的外来者和新鲜人。

ETG书店除售书外、也备置餐饮,里面堆满了书,也摆满了桌凳,不大的空间显得更狭窄。纵使如此,平地上却有一个半圆形的舞台、半空中悬垂着一面不大的银幕,可以放电影和专门设置的人文节日。

舞台背景的萤幕上,此刻展示的是画家卡萝的绘画、一种“色彩斑斓的流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社会是全民的社会,不是哪个人的社会;是百家姓的社会,不是哪一家的社会。所以,当胡锦涛欲以一己的思想、性格、观念形态改变社会的时候,他所要改变的首先不是等着由他改变的社会本身,恰恰相反,他首先应该正视并改变的正是他自己,并抛开以往所持的一党思想立场的狭隘性和局限性。正因为如此,胡锦涛绝不能把眼光和心力只投向于对权力的关注、对一个社会的执政党及其现实的生死存亡的关注,而是应该率先舍弃个人和执政党对一个现代社会和全民所拥有的特权,以博大的眼光和胸襟关注每一个人的现实生存和全部人生。所以,这个社会需要“民主”而不是“主民”;需要“公仆”而不是“党主”。
  • (关注中国中心CCC报导)中国民主墙运动的开创者之一、著名自由派诗人黄翔先生应徐文立和布朗大学(国际大赦在布朗)学生会共同邀请,与徐文立在布朗大学同台演讲中国人权问题,同时黄翔先生激情澎湃地朗诵了他47年遭中共当局封杀的历年代表诗作,并当场挥毫写(画)下了记述民主墙历史的书法,受到了布朗大学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明日一早,黄翔将和徐文立一起飞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将开始他们为中国的自由民主的事业继续奋斗的征程。
  • 要剖析中国当代政治和它的现行社会体制,离不开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的潜在文化衍变;要透视1978—1979年的中国民主启蒙运动或“民主墙运动”,也离不开与官方文化同时并行的在野的民间地下文学活动。所不同的是,一个是强势的地面河、是公开而“合法”存在的明流;一个是政治高压下的弱势存在、也即“非法”的地下“文学潜流”。
  • 在民主墙被封杀、我们被逮捕之前,我们由贵州高原出发,先后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持续发起过六次冲击,最后一次形势已十分危急,仍冒险去了一个人,在天安门广场贴出最后一幅大型横幅标语:“民主启蒙运动万岁!”此人名梁福庆,原为贵阳至北京的火车上的列车员,我们先后多次从贵阳至北京、从北京返贵阳都由他“专列”来去包送。
  • 美国布朗大学以其自由的人文精神著称于世,早在上个世纪1978—1979年“民主墙时代”开始,人们一提及它的名字就不免肃然起敬,它是最早也是最长期关注始终备受压抑的中国人权及言论自由的美国著名的大学之一。
  • 我现在给你们写来此信,是因为出于对你们的信任,媒体应为社会良知和人类公义的体现,为此,我向你们发出紧急呼吁!
  •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物质实体,也是精神实体。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不同民族风貌和地域特征,它既意味着一个国家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现阶段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达到的高度。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智慧和性情的 象征,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灵魂和精神骨血。不同的文化具有各自不同的独特的精神品性,共同构成全人类的财富。
  • 2007年4月的最后一周,美国笔会主办的第三届“世界笔者之声”国际文学节又在纽约隆重举行,来自 45个国家的 150多名作家出席了这次盛会。作家们不仅仅讨论直接影响他们作品的问题,同时也讨论全球暖化、国际难民危机、伊拉克战争和政治折磨等问题。今年的文学节的主题是: “Home & Away”,虚构类型作家和非虚构类型作家的演讲和朗诵等 66场活动在纽约市内的 29个地方先后分别举行。
  • 中国当代“地下文学”本质上是专制体制内潜在的“自由文化”,而文化的自由及其真正“崛起”或“浮升地面”以社会实施“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一个社会兑现宪法所明文规定的公民诸多权利为先决条件。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分析、评估所谓南方和北方“地下文学”中的个体或群体,应以人为界别和划分的所谓“南北”双方同时都享有均等的机遇和公平的权利为前提。也就是说,对追求和创造自由文化的个人或群体,若要作出全面的有精神深度的客观比较和公正结论,首先不同个人或群体的精神成果应同样能够经由发表、出版和媒体宣传报导展示出各自的整体轮廓和面貌,以呈现整个社会和一个时代的精神自由、文化上的“多元”和“兼容”,也就是体现出所谓“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实质和真正实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