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182)

中集-第六章:文化“大革命”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二节:加刑——第二次判决(2)
宣判大会的主持人邓扬光,身穿中山服,正襟危坐在主席台中央,他的前方台前就是受审人所站的被告席位置,他的面前和被告席地方放着两个话筒,被告席位置的话筒是留给被审人表态用的。

他的身旁坐着书记员,那瘦瘦的蔺干事正进行记录,另一侧是一个年轻人,正翻着一叠厚厚的文件,按照排定的先后次序,将一张张判决书依次递给邓扬光,使他注意力集中地注视着整个会场,然后接过判决书点着被判人的名字。

待到被判人验明正身走到台前位置站好以后,便对着他面前桌上麦克风,宣读判决。宣读完毕还要被判处人在前台的麦克风中表态,并走到主席台的面前领取那一张纸。

当喊到我的名字时,我不慌不忙地走上了前台,面对着主席台下黑压压一片人头,镇定的站好,静静地听着身后邓扬光宣读完判决书,当他按惯例向我发问道:“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我向右前的话筒挪动了一下位置,正对话筒以后,侧身向那女书记员回答道:“蔺干事,请你记下我说的每一个字不要漏掉。”

我视觉的余光,查觉出此时邓扬光疑惑的眼睛睁得特别大,便一字一字地吐出了如下的话:

“自从我选择了我的政治道路那一天起,我便不打算回头,今后也决不会回头”,这一段话,我想熟知我的邓扬光一定体会得比一般人更深!

我听见了麦克风清晰的把这句话传到了广场的四方。

我看到在我说完的那一瞬间,就在我的脚下,人们被振动着,彼此交头接耳,大致是因为在我以前,所有走上我这个位置,接受宣判的人,都一律回答:“没意见外”,便没有其它的声音,所以我的回答特别令人刺激。

靠我最近的那几排人,投过来明显赞许的目光,我想如果在自由国度里,他们定会站起身来向我欢呼致意。

此时一股热流冲向我的脑门!因为此时的我,无异于当着这万人的面庄严的宣誓;我会为我的信仰战斗到底!

坐在我身后的邓扬光发出了一声无奈的命令:“下去”,声音里十分愠怒,是认为我在欺侮他的“宽大无边”,还是认为没有让我这颗“花岗石”脑袋不吃饭而后悔,我不知道。

在一万双眼睛的目送下,我从容走下了那宣判台,我听见邓扬光在距麦克风较远的地方向谁发话,扩音器里传出了他隐约的命令声:“这家伙太猖狂了,把他铐起来再说。”

我微笑着走回我的坐位,全场的人几乎有一半的人站起身来看我落坐。

他们在交谈着我和陈力在小监里的那些故事,其中绝大多数人对我只闻其名,不见其面,今日看到不过是一个身披烂棉衣,极不起眼的人。

何庆云提着一付亮闪闪的洋铐子走到我的面前,叫我站起身来,给我反铐了双手,全场的视线再一次的向我这里集中。

宣判会继续开下去,不过此时的秩序已乱起来,整个的会场好像在开无数的小组讨论会,乱烘烘的。

邓扬光在主席台上不停地喊着,指挥各队队长维持秩序。今天宣判中有四个人是1963年路过雅安监狱那次抢馒头的“主犯”、当宣判到钟平波时,判决书记着他的两笔账,其一记着雅安抢馒头的带头肇事者,其二便是66年新年在农一队坝子里的那一场杰出表演。

我看见他也是那么自信的走上审判台,当宣判完毕,邓扬光发问“你有什么要说的?”麦克风里传来了他引用“绞刑架下的报告”中、伏契克临刑时留给世人的一句话:“历史将宣判我无罪”,话音里充满了自信。!

是的,历史总有一天会作出公正的裁决,那一定是在黑暗被清算那一天,而我们已经在今天站在这里,理直气壮满腔正义的向法庭表示了我们的渺视。

今天,这个对无辜者审判的会,变成了申张正义和信念的讲台,我们挺直腰向当局郑重宣告:我们永远不会被打杀所征服,也告诉所有在场的人们,当局连手无寸铁的囚犯都镇压不下去,何能去对付全中国的老百姓?

至于邓扬光自己也许没有想到,自从这一次主持了全农场的公判大会以后,就再没有主持过这种会了。尤其可悲的是他已被场部夺权上台的革命委员会圈定为“走资派”,等着他的是,去场部刚刚办起来的“毛泽东学习班”,接受别人的审查和劳动改造了! (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趁解说人员说教的时间,快速简单地抄下了五十五面红旗的全部“业绩”,一股灵感油然而升,揭穿假、大、空的最好办法,就是对具体的事例,进行一翻实实在在的核算
  • “我看了你这次去成都参观所写的东西,”李培连挑明了今天把我找来的用意。“不过,我提醒你不要以为你才最能洞察现实,若大的中国不乏智者和能人,比你见识广的人恐怕并不少,他们今天都在沉默和静观,没有像你那样锋芒毕露,这些人可并不是你能用愚昧无知,麻木不仁所概括得了的。”
  • 也许在这种光明与黑暗,民主与独裁的博斗之中,一味靠勇气和牺牲是不够的,但是何以证明这种“大智若愚”的沉默,不是为内心虚弱所进行的辩护?观潮和弄潮,所不同的前者是胸无大志,无所作为的旁观者;而后者是不讲时机一味蛮干的莽夫,随时可能成为“铁拳”下的斋粉!
  • 1966年5月,我们在成都参观前后,中共内部的“宫廷”较量,以“社会主义教育”的形式拉开了序幕。毛准备多时,利用青年学生的盲目轻信,将全国人民对中共的不满正在转嫁给“资产阶级司令部”!
  • 这几年承蒙共产党的“教育”,让我明白,毛泽东发动的每一个运动都预先把“革命”对像作了界定,不管你对运动持何种“态度”,只要被划为挨“整”范畴,是一定逃不掉的。
  • “宫廷政变”这么一说在当时确实语出惊人,令主持会场者出乎意外,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好像提出了一个他们没有想到,也不敢想的问题,让他们开了窍。使他们“发聋振聩”了。
  • 静谧的夜,像一尊巨大的石头压迫着我的心,使我闷得发慌。想到刚刚发生的一切,眼看北京城一场政变风暴已经来临。中共上层酝酿已久的大分裂,终于演为激烈的内讧公开化了。
  • 经过一夜的呐喊,虽然很累,但全无睡意,头脑异常的清醒。而那反铐着的双手,最初的疼痛似乎已经麻木了。奇怪的是无论是站岗的老管还是管教干事,竟没有一个人干涉我。
  • 不久,李培连本人落入狱中,生活的实践会纠正他原先的幻想。面对着这个更疯狂年代的到来,我感到当局已无理可讲,就只好等着客观的辨证过程将它演变到“彼岸”去了。
  • 对我的“加刑”是1966年那场“你对文化大革命看法”的学习讨论上所作的发言,以及那一晚上上手铐后在保管室里所呼喊的“反动口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