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300)

中集-第十章:“文革”尾声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四节:强弩之未的猖狂唤醒皮天明(5)

(四)怒劈狗腿子(1)

出工的时候,樊友才不断对皮天明怒喝。呵责皮天明动作迟缓,磨磨蹭蹭。

当大家已站好队列报数的时候,皮天明还在捆全组人的锄头。

当樊友才再次向他吼叫时,皮天明狠狠地瞪了这条老狗一眼,看着樊友才洋洋得意的样子,一股热血冲上了皮天明的脑门。

杀!杀死这条狗!杀死这条为虎作伥的家伙,铲除这个污物,伸张那被压抑得太屈辱的心灵,有时用杀戮对付狗腿子迫于奋而自卫。

正因为这样,当舞台上的武松杀死西门庆时,换得观众的是掌声和喝采。这段时间里,皮天明的二胡拉出万马奔腾的声音,我听出那琴弦里飞出来的决心,不禁心中一怔,但那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第二天清早,他以修锄头为名,向木工邓世全借了一把磨得锋利的斧头,趁大家不留意,便在早上出工时顺手放在门边的角落里。位置正好正对着樊友才的铺位,当门打开时,斧头被遮住,而当门关上时,顺手一操就可以捏在手里,这是他想了又想作出的决定,对累累咬伤他的狗,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时候到了。

1977年5月的盐源,这天时值初夏农忙时节,太阳特别的大,天空没有一丝的云。

中午,刚刚从工地上收工回来,大家等着开饭,樊友才端着一盆水坐在铺前弯下腰去,正冲洗那颗沾着汗水的秃头,这时,皮天明从监舍里缓缓地向门口走出来。

突然,皮天明把门关上,从墙角边操起了那把利斧,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对准樊友才那水淋淋的光脑袋挥起斧头,朝着那脑门猛砍下去!

樊友才听到关门声,抬起那秃头,正与那利刃迎了个正着,那一瞬间,一股血带着白花花的脑浆从樊友才的秃头里飞溅出来,直扑在门板上,墙上和床头上,一股血腥的气味飞向监舍的所有角落!

樊友才“啊”了一声,便倒在床上,血像打碎了开水瓶一样,染红了他的铺。

而此时的皮天明,眼球几乎要瞪出大眼眶,举起斧头向正在上铺吓得缩成一团的王维松喝道:“听着,你这条癞皮狗,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做的肮脏事,今天本要用你们两条命抵我一条命,看在你家有老父,姑且饶你一命,记住,今后不得作恶,否则就是这条老狗的下场!”

王维松,这个向樊友才提供皮天明掩护刘顺森出逃的人,此时吓得魂不附体,缩在墙角瑟瑟发抖,面如土色,大气不敢出。

这突如其来的事发生后,全监舍的人惊得雅雀无声,大部分人用钦佩的目光注视着皮天明。紧闭的门被皮天明把守着,亲历这场恐怖事件的人,还来不及作出反映,一时间,整个监舍静寂无声!

皮天明手执斧头,冷冷的看着那在血泊中挣扎的樊友才,持续了两分钟,微微一笑,猛然地捏紧了手中的利斧,毫不犹豫的对准了自己的脑门心砍去。

鲜红的血向那门上飞溅开去,在那上面划上了斑斑印记,这时他才打开了大门,摇摇晃晃的跨出门坎,便跌倒在门前的水沟边。

被人扶起来的皮天明突然清醒了过来,他挣脱了扶他的手,独自踉踉跄跄地从水沟边爬起来,走到院子中间,面对着在坝子里的囚奴盘腿坐下,鲜血已染红了他的上半身,在阳光下显得特别的红!

老管们面对他这种行动,一个个呆若木鸡,看着他盘腿坐好后,大声地唱起歌来!他唱的歌辞是:“天地有正气,杂然付流形……”歌声同他的琴一样,开朗激昂,正是他心地光明的自然流露,还增添了一股视死如归的气概。歌声冲决了牢房的铁门,冲破了封锁六队多年的沉寂。

听见他的歌声,我才领悟到,无论是平时拉的二胡,还是此刻唱出的歌,都是他对这人间地狱的控诉,在皮天明这短短二十六年人生中,罪恶的人间使他清醒,他既然没有力量砸烂这个罪恶的世界,就除掉一个恶鬼吧,现在就借着歌声走向解脱。

告慰他短短二十六年人生,最有意义就是做了一件除恶的义举。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我用心聆听他的歌声里所要表达的最后嘱托。

人们这时才从恶梦中惊醒,过道上的人一阵惊叫,监舍里的所有人闻声涌到了二号监舍的门口。有喊报告的,有唤唐启荣的,有喊抢救的,顿时乱成一团。

沈官科大着胆子,从监舍里一跃而出。从倒在血泊里的皮天明手中夺下他还紧握着的利斧。有人向岗哨上尖叫道:“杀人啦”。

所有狱中难友全都自动集合在院坝里,他们谁也没有说话,神情肃穆,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眼前这一幕。

皮天明在六队找到了同他心心相印的兄弟,他对刘顺森的出逃抱着极大的期望,现在他的兄长被抓回来了,等待刘顺森的凶多吉少,偏偏像樊友才这样的人,还想踩在他的身上立功求赦。(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流放者讨论广播里传来的毛诗新作时,忘却了旷日的疲劳。就在他们的注意力被广播里传来故作呻吟的“诗歌”所分散时,死神却已悄悄地站到那神仙土坎上了。
  • 由于过度疲劳,死神随时在窥视我们,现在当我看到蔡先禄被人抬走时,走过去揪开盖在他头上的破衣服,看着他紧闭的双目和嘴角上一抹鲜血,不知是不是最后一瞥?心里怎不涌起惜别之情,我的泪水忍不住流下来。
  • 1970年初,云南通海发生大地震,接到报告后,皇上忙令新华社封锁消息。不但不组织抢救,还拒绝国际救援组织的人道救助,只对灾区运去了几十万册《毛主席语录》和几十万枚毛泽东的像章
  • 根据大家收集到的情况,决定派人去重庆寻找活动频繁的“人民党”,对于这个组织,当时只是耳闻,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因为在狱中,我们不可能知道详细情况,一致决定,由刘顺森同熟知重庆的孟平和杨汉群一同越狱,去完成这极其危险的使命。
  • 正当樊有才向何庆云报告刘顺森失踪时,严管一组的冯俊伯也气急败坏的跑来报告说,他们组跑了孟平和杨汉群,说刘顺森大概是在大家都熟睡时逃走的。
  • 现在何庆云对“火炬”有了新的认识,虽然他与林扯高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不得不承认,利用奴才监视“火炬”的方法是正确的。他放弃了对火炬份子采用说服教育的“陈腐”做法。
  • 我惊得差一点喊出声来,原来三人正是我们日夜悬念的刘顺森、孟平、杨汉群。他们出现时,刘顺森走在最前面,上身穿着黑色的灯芯绒上衣,手上戴着手铐,苍白的脸上留着一路的风尘,但并没有丧气,仿佛在思考着自己的失误。
  • 皮天明随身携带的破烂行李上,插着一把断了一截龙头褪色的旧二胡。一身装束,很像一个走江湖的落魄艺人,脚上穿着一双旧皮鞋,前面已经裂开了口,从裂口中露出脚的大姆指。
  • 我作为“反右”的牺牲品,而皮天明则是‘文革’牺牲品。虽然年龄相差整整十六岁,但仍有共同之处,黑暗的社会,使我们走到了一起。经过练教二胡,我们的心距离越来越贴近了。
  • 对于樊友才的步步相逼,皮天明开始都默默地忍受下来,他来六队时,最瞧不起这条癞皮狗。铺位调整后,他从来没有同他说过一句话,他认为同樊友才讲话,会污染自己的嘴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