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298)

中集-第十章:“文革”尾声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四节:强弩之未的猖狂唤醒皮天明(3)

(二)二胡情谊(2)

“文革”中像这样的故事太多了,那把被折断龙头的二胡,引起了我的注意。

如今,当我面对皮天明的请教,反而让我为难起来,弓法和指法,我是讲不出来的,想了半天,我只能用“练”来回答求教者:“凭着你的听觉,用你的心去指挥你的两手,反复修正,以求达到手和心的一致。除了‘心领神会’之外,我确实讲不出多少奥妙。”

于是皮天明回到他的监舍,取出了那“纪念品”,坐在我的对面,跟着我调好音调,紧了紧二胡的弦把,便开始拉起来。

初学二胡的人,包括我在内,最怕初拉出来的杀鸡杀鸭声遭人耻笑,所以总是把卡子取掉,依依呀呀的先拉给自己听,一面修正自己的弓法和指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哑练”,达到可以让人听的程度后,才敢将卡子安上。开始时拉弓的手极轻,发出很低的声音,绝不敢放肆,以招致闻者的非议。

然而皮天明则完全不同,一开始,便将卡子安得高高的,拉弓的手,下得极重,共鸣箱飞出的声音,就像一头公牛在昂首高叫,对别人的耻笑,甚至干涉,他全都不予理会。

我从他不怕耻笑专注而勇敢的态度,看出他极强的个性。看到他聚精会神的正襟危坐在那里,不觉暗自惊叹:一个理直气壮不护短的人,坦诚到连自己的失误都不加掩盖的程度,表明他是个光明磊落的人,而没有任何虚伪加以掩饰。

也正是这勇敢和专注,才是最快学好一门乐器的捷径,他说,这可是他那忘年之交的哥们生前告诉他的。但是,皮天明这种毫不加掩饰的真诚,却被鬼蜮之徒所伤害,失足于他们布下的陷阱中!!

从此以后,每当奴隶们收工回来走到六队的围墙外,就可以听见皮天明十分剌耳的“杀鸡杀鸭”二胡声。但是,即便满院子充满他蹩脚的琴声,总比打骂呻吟声好听得多。

看他的拉琴姿势,并不拘泥,坐累了,就跪在铺位上,凝神聚气十分虔诚,开始还有人对他的琴艺评讽讥笑,时间久了,开初讨厌他琴声的人们也渐渐听惯了,没有人对他再加嘲讽,反而还有夸奖他的琴技进步很快。

于是,我对皮天明的坦诚、勇敢、执著的性格产生了好感。为了更深入了解他的内心,我常主动找他聊天拉家常,渐渐地,从他对身世的介绍中,我发现了他那双倔强的大眼睛里,包藏着一眶人间的辛酸:

他的父亲是早先银行里的一名普通职员,他出生于1954年,五岁就失去了生母,因为家庭贫寒,继母很不喜欢他这个前母留下来的孩子,自从继母生下弟弟后,什么家务事都要他做。

文革开始那年,皮天明才十二岁,父亲去世不久,继母带着才满四岁的弟弟,离开了家。从此他拉过板车,过着半流浪的生活,后来在一次打群架中,结识了他的哥们。

文革武斗中。皮天明的哥们被打死,他奋起复仇,落入监狱。年仅十五岁的皮天明,落到以少管所为家的地步。

在大陆这个大监狱里,人们的悲剧太多,人们遗忘的事情也多,在这个人口太多的国家,像皮天明这样渺小的生命,只是千千万万中的一个。这些被文化大革命遗弃的渺小生命,被少管所收留,在少管所里,他饱尝了拳头和虐待,监狱像一个消化弱者的垃圾箱,消化了他们弱小的生命。

“我发誓,我要毁掉这吃人的垃圾箱,即使我去死也在所不惜。”皮天明在介绍完自己的身世后,一字一板的说道。从他那倔强的眼里,使我看到了又一个孙明权式英雄影子。

我作为“反右”的牺牲品,而皮天明则是‘文革’牺牲品。虽然年龄相差整整十六岁,但仍有共同之处,黑暗的社会,使我们走到了一起。经过练教二胡,我们的心距离越来越贴近了。(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所谓改造油库湾,就是把这条因雨水冲刷而成的沟壑,用流放者肩挑背磨填成一湾梯田,并在这湾梯田一侧的山腰上,修出一条宽八公尺的公路,成为由盐源农牧场进入盐源县的通道,设计者把它描绘得十分宏观。
  • 第一天,我们从早上六点干到了第二天凌晨一点,整整十九个小时。留给我们睡觉的时间只有四个小时。就这样干,徐世奎宣布,我们“欠下”三分二的任务没有完成。
  • 流放者讨论广播里传来的毛诗新作时,忘却了旷日的疲劳。就在他们的注意力被广播里传来故作呻吟的“诗歌”所分散时,死神却已悄悄地站到那神仙土坎上了。
  • 由于过度疲劳,死神随时在窥视我们,现在当我看到蔡先禄被人抬走时,走过去揪开盖在他头上的破衣服,看着他紧闭的双目和嘴角上一抹鲜血,不知是不是最后一瞥?心里怎不涌起惜别之情,我的泪水忍不住流下来。
  • 1970年初,云南通海发生大地震,接到报告后,皇上忙令新华社封锁消息。不但不组织抢救,还拒绝国际救援组织的人道救助,只对灾区运去了几十万册《毛主席语录》和几十万枚毛泽东的像章
  • 根据大家收集到的情况,决定派人去重庆寻找活动频繁的“人民党”,对于这个组织,当时只是耳闻,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因为在狱中,我们不可能知道详细情况,一致决定,由刘顺森同熟知重庆的孟平和杨汉群一同越狱,去完成这极其危险的使命。
  • 正当樊有才向何庆云报告刘顺森失踪时,严管一组的冯俊伯也气急败坏的跑来报告说,他们组跑了孟平和杨汉群,说刘顺森大概是在大家都熟睡时逃走的。
  • 现在何庆云对“火炬”有了新的认识,虽然他与林扯高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不得不承认,利用奴才监视“火炬”的方法是正确的。他放弃了对火炬份子采用说服教育的“陈腐”做法。
  • 我惊得差一点喊出声来,原来三人正是我们日夜悬念的刘顺森、孟平、杨汉群。他们出现时,刘顺森走在最前面,上身穿着黑色的灯芯绒上衣,手上戴着手铐,苍白的脸上留着一路的风尘,但并没有丧气,仿佛在思考着自己的失误。
  • 皮天明随身携带的破烂行李上,插着一把断了一截龙头褪色的旧二胡。一身装束,很像一个走江湖的落魄艺人,脚上穿着一双旧皮鞋,前面已经裂开了口,从裂口中露出脚的大姆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