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锦瑟(67)

作者:宋唯唯

参鸡汤,补充体力,滋补佳品(摄影:爱德华/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492
【字号】    
   标签: tags: , , ,

落了好几天的雨,草木恹伏,落叶遍地。待天晴朗起来,满城桂花飘香。她每天奔走于家和医院之间,为母亲送汤送粥,床前伺候,母亲已经过了最危险的阶段了,目前没有性命之虞了,取下了呼吸器、各种插管。虽然还不能言语,然而,神智渐渐在恢复,那双忧戚的眼睛里,看着她时慈爱而满足的眼神,她小时候每天都浸润在这样的目光注视里,现在,又回来了。朱锦坐在她的床前,将保温盒里的粥汤,一勺一勺地,慢慢喂给她喝。能吃的只有流质食物,鸡汤、糯米粥、海带骨头汤,每天换一回菜谱。一勺一勺,吞咽得无比艰难,母亲太衰弱,常常是吃两口,就阖上眼皮睡过去了。半碗粥喂下去,半天时间也过去了。朱锦头一回感受到一饮一食对于一个生命的意义,完全是性命攸关的。母亲能吃一点,她就感觉到,她把她的命又拽紧了一点。

母亲沉睡的时候,朱锦便盘腿坐在她的脚边,她能感觉到她的那双老老的脚,带着温度。她们没有言语交流,只有眼神的交互。然而,母亲感受得到,女儿的心如今是定了神的,是在她的身体里,人归她自己了,身外没有什么勾着她了。不像上一次回来的样子,完全是个牵线木偶。她用眼神去问她,自己吃了没有,家里怎么样,你自己会不会。朱锦则不断地拍着胸脯许诺,自己什么都会,家里什么都好,完全不用担心。母亲用眼神示意她吃,她也当着她的面,呼噜呼噜地,全都将保温盒里的食物,吃喝一空。母爱是没有条件的,你没有把她伤到死,只要她还有一口气在,能缓过来,她就会接着爱你。

每天离开医院,便去集市上采买。她天天穿巷过街地走,而这座小城,在她眼里,因为契阔太久,而面目生疏。她走在街头,老老的石拱桥、空气里的炸红豆糕的油香气、远远的田野上烧荒的烟草气,都是她打小就熟的。然而,极目之处,隔河的平原正在急剧缩小,到处都是工地,平地而起的都是那种高层住宅,香港深圳那种人口拥挤的大都会才盖的那种楼层密集的高层住宅,从这样的平原上拔地而起,看着,不只是怪诞,还有一种惊悚。平原上千百年来都是粉墙黛瓦的民宅,即便是江河边的古迹,从前留下来的望江台眺远阁一类的,也高不过三五层,登高眺远,望得见天际那汤汤的一片水色,木石结构的飞檐斗拱,古色古意,和原野上草木的春荣秋落毫不冲突的。 眼下,那些几十层的高层建筑,搭建这脚手架,看起来犹如天外怪客,还有各式厂房,巨型积木似的,这里一处那里一处,排在田野上,看似远,实际上,已经改变了这里的生活方式,包括水土结构、空气里的气味。

石板街头的那些老房子里,从前那些妇女们,密切关注着母亲,探头探脑望向她们母女的的目光,带着势利心的怜悯、蔑视和揣度,背后窃窃私语流传的恶意中伤,曾带给她和母亲贴肤的压抑和懊恼。而今,那群好事的中年妇女都没有了,没有人注意到她回来。镇上的人大多将老房子租给了外地商人做门面,携老扶幼都搬到新城区的商品房里头去了。街面上到处都在搬家,老房子都门户洞开,先是多少年的家什物件搬出去,既而人去楼空后,装修队开始进驻,动工装修。只有那几个打小就看熟了的老人,相熟的面容,老迈的,皱纹苍苍的,老眼昏花的,朽木一般地坐在门檐下,要是走过时不小心打了个招呼,那朽木一样的老人还能叫出朱锦的名字,把她当成多少年前的那个小女孩,怜悯地询问一番,吃了没有,吃的什么,姆妈在家做什么。除了这点温暖的维系,其余的全变了,街头的人分外多起来,满眼都是不认识的人,面容也是异乡人,打工者的面容,连街头的话语声都换作了北方官话,少听到方言了。

石桥上,巷弄口的煎葱油饼、生煎锅贴、炸臭豆腐的老妇人,也都换成了外地来的、生面孔的小贩,摊头卖的种类也不再是祖传的那几种,繁多了起来,粽子、玉米、盐水虾、花生、核桃,小篮子一溜儿摆起来,不再具有家常的精心制作,都成了大路货。麻石小街走满了人,都是游客。将这枕河而居、庭院深深的小镇,当作了桃花源来游。 她走在街头,心里说不出是遗憾还是惋惜,只觉得世上又多了一处熟悉的陌生之地,然而,又没什么额外要叹惋的。

这一天,她从医院探过早班回家,是太阳偏午的样子,阳光遍地,风吹着,地面落了一层金色的杉针。只见一个人坐在她家门口的台阶上,脚边立着一支拉杆旅行箱,那是罗衣。她戴着一顶贝雷帽,肩头落着丝丝缕缕的发丝,面容宁静,托着腮盯着河水发呆,她穿着针织长毛衣、铅笔裤,整个人看起来光彩夺目。看见朱锦从桥上走下来,便站起来。朱锦心头百感交集,不知道说什么,只是油然地满面喜笑地,走到她面前,亲热地拉住她的手。她看见罗衣的皮肤光滑洁白,额际有一团似隐似现的白光,是她第一次看见施一桐时,就注意到他脸上有的,那种和平常人不一样的光泽。她心里确认了很多问号,也随之充满喜悦。

罗衣呢,则满目泪光,抱怨道,“你怎么都成这样了?看起来七十好几了,头发都花白了。你从桥上走,一霎眼我都认不出你。太老了。”

说着握过她的手臂,捋起她的袖子,看看她胳膊的青紫的瘀伤,掉着眼泪,嘴里还是不着调地来了一句,“你都被打成一只梅花鹿了,这满身是伤什么时候能好全?”

“你怎么不说我是斑点狗呢?” 朱锦不由地翻个白眼,反驳道。

“那样能有好处吗?我这大老远来看你,得罪了你怎么办。”@#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此时,她急巴巴地从茶几上的一个牛皮纸袋里掏出一杯星巴克咖啡的星冰乐,交给警察递给她,“朱锦呀,这是咱们办公楼下咖啡厅的星冰乐,我知道你最喜欢喝的了,我呀,特意给你买了带来的。”
  • 听着这番话,朱锦脑海深处的一个禁区,仿佛被撞开大门,一直以来,她一种潜意识的自保,自动绕开所有关于雷灏的消息,现在,所有的消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汇总了,一次性地,全都呈现在她的面前。是的, 从前,她是个凶猛的小兽,是持妖行凶的阿修罗,她曾经毁了一个妻子的心和她的家园——是她犯了罪,她这个恶毒、自私,玩火自焚的阿修罗。后来她离开了,那对夫妻看起来也不曾好起来。
  • 之后她又被提审过两次,手脚又被戴上大镣铐,审案的警察不再问她知道多少,而是暴力地刑讯逼供,她的案子现在已经很清楚了,是她自己找死,一纸说明书就能换来自由,她却非赖在牢房里不肯走,三句两句把揭批邻居划清界线的悔过书给写了,就什么事都没了。
  • 当顶的灯光雪亮,一丈之外的这个人,虽然腔调十足的公务员派头,然而,他神色里的惊惧、停在原处的僵硬身姿,却表明,他也正在从面前这个陌生的女犯人的面容间寻找他记忆里的那个人。他们是旧人,然而,又不再是旧人,无数的心意都在岁月里雪崩,化成流水而去。命运让他们又一次聚首,而他们分明不再是从前的那个人了,再陌生不过了。
  • 医院里,母亲躺在重症监护室里,她面如黄纸,面皮搭在骨架上,瘦得山高水低。像一具已经没有生命迹象的尸体,一个决然的惩罚。 朱锦来不及有所感触,扑上前,双膝一软,在她床头依依跪了下去,她伸手搂着她的脖子,搂她瘦弱的肚腹、双臂。她的身体冷冷的,唯有记忆里的,她的亲切体息还在鼻端,她瘦得甚至让她不敢多看她,脸紧紧地贴着她的脸,她感觉自己在一片远隔人寰的旷野上,她搂着她垂死的母亲,面对高天苍穹,在竭尽全力地发出呼救,她相信,她的声音会抵达到,会有力量来搭救她们。
  • “朱锦,我劝你要有自知之明,你的信仰是国家禁止的、法律不允许的,你现在已经犯法了。现在我是代表司法机构监管你,你不能逃跑的。”
  • 洗手间里,我在洗脸池前磨磨蹭蹭,忽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镜子里,一个戴黑墨镜的在向我微笑!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方明,这儿没监控。”这熟悉的声音让我心惊肉跳!他摘下了墨镜——My God!是他!
  • 在医院见到了杜红,也看到了她那位一直昏睡的将成为植物人的男朋友,我真是无话可说了。这个刚毕业的法律研究生,不谙世道,跟预审死磕,结果被一手遮天的小预审整得被律师所解聘、男朋友被打成重伤。我塞给她一万元——杯水车薪,在这昂贵的医院里支撑不了几天。这钱还是我向母亲借的,我目前在国内的现金,为还人情债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 徐队一愣:“说点儿‘人话’你听不懂啦?非得让我说‘黑话’是不是?方明,收拾东西!”我终于听到了这句久久企盼的“自由令”——坐牢四个月,我就听不懂“人话”了?非得用“地狱的语言”翻译一下!我已经成了标准化的大陆囚徒了!
  • 忽然牢门口铃铃作响——徐队拿着钥匙当铃铛晃。“又讲课呢,方明?”他说着开了锁,装模作样地说:“放学了,你走吧。”这是著名小说《最后一课》里的最后一句话,他用的也是小说中那老师悲凉无奈的语气。又开玩笑了。我马上改为笑脸迎了过去,“徐队,又提谁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