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窗:善良是一种能力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4日讯】好多年前,在医学院念书时的一个寒假,我在家里意外地收到一封学校寄来的信。打开一看,原来是我有机化学没考及格,通知我提前三天去学校参加补考。用五雷轰顶形容当时的感觉,大约不算太过。一个寒假要复习不说,心情也极恶劣,过年的好东西全无心思去品尝。更糟糕的是,下学期去学校,如何好意思面对同学?

刚过完年,就匆忙赶到学校。令我奇怪的是,竟然有好几个同学先我而到了。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也跟我一样,是某一门甚至两门功课不及格提前到校参加补考的!我的心情立即大为好转。

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的心情为什么会好转;而且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也或被动或主动地用过类似的方法调整过自己的心情。这个方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在自己因为倒霉而痛苦时,如果碰到一个更倒霉的人,我们的痛苦就减轻了。 我一向觉得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或者说我一向希望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当我意识到我以上的心理时,我对我是否真正善良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把愉快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人,怎么会是一个善良的人呢? 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心理。我见过很多的人,他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来使自己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从他们的言行看,他们都不折不扣地是善良的人。

但善良不仅仅在于言行。真正的善良存在于念起念灭的倏忽之间。祖祖辈辈以杀人为生的职业刽子手,若是在行刑前想到磨快屠刀,让受刑者少一点死前的痛苦,那一念就是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不幸的人而生比较之心而不是同情之心,那一念就是恶。

人性中有善也有恶。恶的那一部分,往往被压在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的地方,并且以我们同样无法察觉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行为。
  
善良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洞察人性中的恶的能力,一种把他人的痛苦完整地理解为痛苦的能力。做一个人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学习善良。(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珊珊是我心头的一个痛。

      现在想来,我对珊珊的第一印象就不好。那天“新生报到处”人头攒动,珊珊甩着膀子走在前面悠哉游哉,而她年迈的父母提着大包小包跟在后头气喘吁吁。这个小姑娘长得相当俊俏,满脸稚气,一看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幸福得让人嫉妒。

  • 我有个外甥,读初中,平时喜欢打篮球。一到节假日,学校大门就关上了,住地周围又找不到一个篮球场。无奈,他只能将篮球放在网兜里,提着它,沿着山道往上走。山顶上有一个篮球架,也就是说,竟有半个篮球场,是供电视台发射部门的人锻炼身体用的,海拔近四百米,是我们这座城市最高的篮球架。我的这个外甥常常在山顶上的这半个篮球场上打球。某日,我对儿子说,想打球吗,我们先去爬山。他说噢。于是我们就向山上走去。这是个初春的好天气,山道上不时绽放出车前草那蓝色的小花朵,落了叶子的树木有的已经开始冒芽,我和儿子钻进树丛,想从那无路的地方上山。
  • 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
  • 前不久,美国一家网站,贴出这么一道测试题。假如你明天就要离开这个世界,请问:1、你打算给你儿子留下一句什么样的忠告?2、在最后一天,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3、你想带一件什么东西离去?
  • 隔壁班级的老师有急事要去处理,托我帮他照看一课。
  • 第一次登月球的太空人,其实共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还有一位是奥德伦。
  • 斯特娜夫人,美国人,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授,毕业于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斯特娜夫人有个女儿,名叫维尼夫雷特。在母亲的训练下,女儿从3岁起就会写诗歌和散文,4岁便能用世界语写剧本。她的诗歌和散文,从5岁起被刊载在各种报刊上并汇集成书,博得了广泛的好评。
  •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该如何感恩生活。
  • 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地下室是英国的国王及著名人士的下葬之地。这里墓室累累,纪念碑林立。从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20多位国王,到牛顿、狄更斯、达尔文,以及二战时著名的“不列颠之战”中牺牲的王家空军战士都安葬于此。
  • 10年前,我舅舅只是城郊的一个农民,但他爱看书,不喜欢说话,给人的印象总是有点儿木讷懮郁。他还喜欢种花养草,这在当时的农村可不是什么优点,周围的人便有意无意地嘲笑他,说你的命苦哇,没生在好地方好人家。舅舅却充耳不闻,该怎样还怎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