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弘显贵不弃糟糠之妻 不忘夫妻恩义

文/周晓辉
示意图,图为清 沈铨《荷塘鸳鸯图》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47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在受变异观念影响的现代社会中,丈夫抛弃与自己共患难的结发妻子的事并不罕见,古人秉持的“糟糠之妻不下堂”的美德以及其背后传递的夫妻恩义之情,对于很多的现代人而言,已是难以想像之事。

“糟糠之妻不下堂”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出自东汉光武帝时的一位大臣宋弘之口。糟糠,古代指用以充饥的酒糟糠皮等粗劣的食物;下堂,指从家中撵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会抛弃、辜负与自己同甘共苦的结发之妻。

宋弘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呢?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史载,宋弘,字仲子,京兆郡长安县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人。他的父亲宋尚在西汉成帝时官至少府(官职),哀帝即位后,因为不愿依附权臣董贤,被董贤以不敬之名治罪。

宋弘在汉哀帝、平帝时做过侍中,也在王莽当政时担任过共工(官职),他虽然性格温顺,但受父亲影响,身上也具有读书人的刚直之气。赤眉军攻入长安,派人征召宋弘做官,心中并不情愿的宋弘在途经渭桥时跳入了渭水中。其后,他的家人将他救了上来,他便装死得脱。

光武帝刘秀打败其他豪强、建立新的汉政权后,宋弘被拜为太中大夫。建武二年(26年),又代替王梁为大司空,被封为栒邑侯。因为被封侯,他也有了很多地产,但他将收上来的地租分给自己的族人,自己家中不留存多余的资产。彼时他清廉的品格受到时人的赞誉。后来光武帝又改封他为宣平侯。

光武帝刘秀打败其他豪强、建立新的汉政权后,宋弘被拜为太中大夫。示意图,图为明仇英《帝王道统万年图‧汉光武帝》局部。(公有领域)

举荐贤人 向光武帝进谏

光武帝曾向宋弘打听国内学识渊博之人,宋弘就推荐了沛国的桓谭,他认为桓谭才学丰富、见识广博,才华几乎能与西汉的名家扬雄、刘向父子相提并论。光武帝遂召见桓谭,拜其为议郎、给事中。

其后光武帝举行宴会的时候常会让桓谭鼓琴,而桓谭总是演奏郑卫之音(浮靡的音乐)以取悦光武帝。

宋弘听说后,很不高兴,因此后悔推荐了桓谭。一天,宋弘命人等候在皇宫外,待桓谭出宫,便将他请到自己的府上。宋弘则身穿官服,在正厅等候,

桓谭到后,宋弘并没有照规矩请他入座,而是责备道:“我所以向皇上推荐你,是希望你可以以道德辅佐君王,但如今你却数次给皇上演奏郑卫淫声,扰乱《雅》、《颂》正音,这绝不是忠正之士应该做的。你自己能够改正吗?还是让我依法纠正呢?”桓谭遂顿首认错。

又过了一段时间,光武帝在大会群臣时,又叫桓谭鼓琴。桓谭看见宋弘也在座,十分不安,弹奏也失去了以往的水准。光武帝深感奇怪,便询问缘由。宋弘离开座位,摘下官帽,向光武帝谢罪:“臣之所以推荐桓谭,是希望他能够以忠正之节引导君王,可是现在他却叫朝廷耽迷于郑卫淫乐,这是为臣的罪过。”光武帝听罢,表情严肃地向宋弘道歉,并让他重新戴上官帽。这之后,桓谭被免去了给事中的职务。

任人唯德的宋弘先后共推荐贤士冯翊、桓梁等三十余人,他们中一些人或者成为了宰相,或者当上了公卿大臣,很好地帮助光武帝治理国家。

还有一次,光武帝设宴招待大臣们。御座后换了副新屏风,上面画着美女。席间,宋弘注意到,光武帝数度回头去看那屏风,于是表情凝重地向光武帝谏言:“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光武帝立即令人撤去了屏风,然后笑着对宋弘说:“我听到符合道义的话,就立刻服从,怎么样?”宋弘回奏道:“陛下修养德行,臣不胜其喜。”

御座后换了副新屏风,上面画着美女。示意图,图为清 焦秉贞 《仕女图.莲舟晚泊》。(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糟糠之妻不下堂

彼时,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去世了,她因此整日闷闷不乐。光武帝想让姐姐再嫁,便找了个机会与姐姐议论朝臣,探寻她的心意。在聊到宋弘时,湖阳公主说:“宋公的外貌和德行,群臣都比不上。”可是宋弘的结发之妻尚在,光武帝觉得不太可能,但还是想问问宋弘的想法。

于是光武帝召见宋弘,让湖阳公主坐在屏风后。光武帝对宋弘说:“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意思是,俗话说人升了官就换朋友、发了财就换老婆。这是人之常情吗?宋弘正色道:“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意思是,我只听说过不能遗忘贫贱时的朋友、不能抛弃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光武帝回头对屏风后的公主说:“这件事难成了。”这个故事就是后世“糟糠之妻不下堂”、“糟糠之妻”典故的由来。

宋弘之举诠释了夫妻间“恩爱”为何“恩”在先而“爱”在后。佛家认为,夫妻间的缘分都是前世的各种因由结下的,其中就有恩情,是以“恩”在婚姻关系中更大于“爱”的涵义。婚姻如果光靠爱情来滋润和维持,是非常不可靠的。只有真正地重视两人之间的恩情,并做到“相敬如宾”,家庭生活才能美满、幸福。这与现代人只重视爱情而忽视恩情、责任是截然不同的。

参考资料:《后汉书》

责任编辑:李婧铖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的《劝学诗》激励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他的书法丰厚雄浑,雍容正大,法度谨严又气势磅礴;他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凛然赴难,视死如归,其忠义大节,光风霁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范——大唐书魂颜真卿。
  • 岳阳楼
    《岳阳楼记》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学磁场,吸引、感染着接触到这篇文章的读者。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独具慧眼地对范仲淹的约请,后人就读不到这篇绘声绘色描写浩渺的洞庭湖变幻无穷的风光、迁客骚人对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后又转化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浩叹的美文。
  • 民间过大年前有祭灶神的风俗,祈求福禄临门。在东汉时,“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孝子黄香却“不祭灶”,到底是怎回事?而且,他从一介贫民转身为得皇上赏识尊重的贤臣,掌管国家枢机要务。这样的福分从何而来呢?
  • 明孝宗弘治二年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赐谥“肃愍”。明神宗万历十八年改谥“忠肃”。于谦蒙冤于一时,却万世不泯,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 《书经‧大禹谟》有句话:“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自满会招致失败,谦虚会得到益处,这是自然的规律,普遍的真理。而耿直敢言的伯宗,却无法遵从。不过伯宗的妻子却深知此理,后人称赞伯宗妻子知“天道”,从而保全了儿子的性命。
  • 明孝宗弘治二年,朝廷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浙江巡抚傅孟春认为“肃”之一字,未足以尽于公之良惠忠贞,为此具疏。
  • 一日,浙江盐台姚舒因历吴山,见行人伍公,即春秋时伍子胥也。复过褚堂见仆射褚公,即唐时褚遂良也。来至栖霞岭见武穆王岳公,即宋岳飞也。特谒三台山赡于肃愍公祠。姚舒观四王公之忠节,皆祠于杭。欲共建一坊,一可以共播休烈,一可以励后观瞻。后坊成,名曰“忠节坊”。
  • 明宪宗成化年间,于谦之子于冕获赦,于冕上疏为父于谦平反,宪宗亲自审理,并下诏予以平反。明孝宗弘治二年,明孝宗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赐谥“肃愍”,钦赐在墓边建祠堂,题为“旌功”。
  • 王苏二人政见不同,只因各自性格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但本心都是心系天下、为国为民的;对于对方的人品道德、诗文学问彼此都是互相敬重的。
  • 曹吉祥等叛乱失败,曹吉祥被磔刑于市;徐有贞获朝廷赦免其罪,回到家乡,后病逝,终年六十六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