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清朝取姓改名趣闻

作者:杜若
金采引用《论语》故事,为自己改字为“圣叹”。图为清朝金圣叹行书手迹。 (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834
【字号】    
   标签: tags: , , ,

清朝时,科尔沁王的名字长达十二个字。人们要想记住全名并非易事。有几家满族大臣就取一个字作为家族姓氏。李鸿章麾下有一武将,自幼是孤儿不知本姓,“之乎者也”哪一个可为他的姓?大清奇才金采因何改名为“金圣叹”?翻阅前朝轶事,盘点取姓改名趣闻。

清高宗时,满蒙大臣的名字多由天子命名。科尔沁王名字最长,他是乾隆的外孙,由固伦和敬公主所生。科尔沁王年幼时,乾隆为其取名“鄂勒哲依忒木尔额尔克巴拜”,长达十二个字。鄂勒哲依,蒙古语有福之意。忒木尔,意为有寿。额尔克,意思是铁。巴拜,含义是珍宝。乾隆希望这个外孙长大后,福寿双全、结实如铁、珍之若宝,一个名字满含吉祥的寓意,也足以见乾隆对外孙的宠爱了。

当然这么长的名字,人们要想全部记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满蒙大臣名字的发音,对于太监唱名是个挑战,对汉臣书写公函,也耗时耗力。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中,有几家满族大臣以姓或名中的一个字作为姓氏。

1. 取名中一字为姓氏

顺治时,镇海将军瓜尔佳·石廷柱(1599年─1661年),本姓瓜尔佳。这一家取将军名字中的“石”字为氏,其子叫石琳,孙子叫石文炳、石文晟。康熙朝中,礼部尚书伊尔根觉罗·顾八代(?─1708年),本姓伊尔根觉罗,这一家以“顾”为姓氏,其子叫顾俨,孙顾琮。雍正的心腹大臣鄂尔泰(1677年─1745年),本姓西林觉罗,以父亲鄂拜名字中的鄂为氏,其子叫鄂容安,孙子叫鄂津。在乾隆朝,大学士尹继善(1696年─1771年),本姓章佳,以父名尹泰的尹为氏,其后诸子沿袭不改。

这几家满洲大臣取姓中的一个字,或取名中的一个字作为家族姓氏。如果孤儿不知自家姓氏,又该从何取姓?

2. 以“之乎者也”的者为姓

光绪时期,有个名叫贵的孤儿。他的祖上是云南人,因罪被发配到合肥,后代子孙就在合肥扎下了根。贵儿从小就成了孤儿,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当他稍长大后,应募为兵,主管征兵的官员问他姓什么。贵儿语塞,瞪着眼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主事的官员笑着说:“也没什么稀奇,之乎者也,都可以为姓,那你就姓者名贵吧。”于是就以“者贵”二字,为他登记名册。者贵久经沙场,积累了不少军功,后来被记名为提督巴图鲁,借补直隶通州协副将。李鸿章(1823年─1901年)总督直隶时,者贵成了他的麾下部将。

者贵自幼是孤儿,想必没有多少读书识字的机会,无法给自己起一个漂亮的姓氏,不过这也不妨碍他建功立业。金圣叹和贵儿相反,他是一代奇才。在当时,金圣叹声名赫赫,震动天下。金姓已令他灼灼生辉,名采也是锦上添花。这位恃才傲物的才子,引用《论语》给自己改了字。

3. 引用《论语》改名“圣叹”

清朝初年,金圣叹(1608年─1661年)是一代奇才。他本名金采,字若采。他喜好饮酒,曾经在其居住的贯华堂中设下高座,召徒讲学。他满腹经纶,纵横于经史子集,简直无所不晓,令天下士子倾倒。

大清入关后,金采绝意仕途,更名为金人瑞,字曰圣叹。有人问他改字的含义,他回答说:“《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则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意思是,《论语》中有两处“喟然叹曰”,一处是在颜渊为叹圣,一处是在曾点为圣叹,我是和曾点一样的同类人!

“在颜渊为叹圣”,是说颜渊赞叹孔子,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颜渊感叹孔子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像是在前面,忽然又像是在后面。

“在与点则为圣叹”,孔子的弟子们子路、曾点(一作子皙)、冉有、公西华各述其志向,曾点回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曾点打算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再带上六七个小童子,去沂河里洗澡,然后在祭天祈雨的舞雩台上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欢乐的歌,逍遥自在地走回家。孔子听罢,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描绘了礼乐治下的陶然美景,人们心中有仁有礼,敬天礼地,一片和乐怡然的气息。这诗情画意,春风和煦的美景,孔子也为之赞叹。

金采引用《论语》故事,为自己改字为“圣叹”。

盘点取姓改名,稍加追溯,会引出一连串的故事,林林总总,气象万千。帝王恩宠臣子,官员揶揄孤儿,亦或文士效法圣贤,历史片段浓缩为简短的故事,竟也斐然成章。

(事据《竹叶亭杂记》《清稗类钞》卷43)@*#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人重视德行,重视“修身”,男女皆是如此。如女子未出嫁时,要敬重兄嫂,友爱弟弟妹妹;出嫁后,到了夫家,则要亲睦妯娌,慈爱小辈,尤其以调和兄弟间的矛盾为首要之事。如此,才能使长辈心安,大家庭和睦。
  • 《列子‧黄帝篇》中颜回关于划船技术请教孔子的一段对话发人深省……
  • 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吕坤曾编撰了《闺范》一书。“闺范”,意指女子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书中专门讲了为母之道,在他看来,身为亲生母亲,最为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教育子女,而不是溺爱姑息;但身为继母,最为重要的是慈爱,而不是嫌弃厌恶继子女。因此,古往今来,“慈母不传,而慈继母传”。
  • 古人重德行,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如医生要讲医德,商人要讲商德,官员要讲官德等。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围绕“医乃仁术”进行了精辟的阐述。
  • 有人为毕从古家的境况感到担忧,他就告诉那些人:“如果我子子孙孙都是德行出众的人,即使没有田宅,也不会饿死;如果他们无德无才,即使我留下再多土地和财产,他们也会悉数败光的。”他一生与诗书为伴,亦留下了诗文不下二百篇。
  • 人体的精妙远胜任何科学仪器,自然能够产生出远超科技力量的各种人体功能,只是现代人迷失在无神论等各种邪说与利益中,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超常。
  • 九品莲花众生都有怎样不同的生活?如果他们思念人间家人,会发生什么事?极乐世界无男女之分,为什么会有女孩子,而且所有人都长一样?
  • 天上一日,地上千年?!高僧游历天界佛国,回来已过去六年。南天门上有中文?八个字可概括佛教前景?
  • 郑帝王世充留得住的瓦岗名将是单雄信。演义小说和评书里讲,因李渊误杀了单雄信的哥哥,与李唐有仇的他不会投唐。王世充招单雄信为驸马,是君臣加翁婿的密切关系。
  • 一般认为,佛教是在两汉时期由西域传入中原的,而南北朝时期,则是佛教在中土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既有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所描写的南朝佛教之盛,也有如云岗石窟所体现出的北朝佛教之兴旺,还出现了诸如:佛图澄、道安、达摩、鸠摩罗什、法显等众多高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