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唐诗(10A)

作者:朝晖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 其二》)
清石涛(朱若极)绘山水。(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2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第十课

一、四目颉,一足夔(四支)(选自《声律启蒙》)

茶对酒,赋对诗。
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絮对游丝。
目颉一足夔。
对鹭鸶。
半池红菡萏,荼蘼。
几阵秋风能应候,犁春雨甚知时。
恩深,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大,人竖堕泪之碑。(下划线字为入声字)


注释及说明:

1. 茶对酒,赋对诗:唐‧白居易《北亭招客》:“小盏吹醅尝冷酒,深炉敲火炙新茶。”唐‧高适《信安王幕府诗》:“作赋同元淑,能诗匪仲宣。”

2. 燕子对莺儿:莺儿,①雏莺。②黄莺。元‧萨都剌《过孙虎臣园》:“莺儿老去空台树,燕子归来无主家。”清‧吴荔娘《春日偶成》:“莺儿有语迁乔木,燕子多情觅旧庐。”

“儿”这个字,在《平水韵》中属“四支”及“八齐”韵部的字,做韵脚都读“尼”,否则不押韵。例如“四支”韵: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 唐‧李白

同州隔秋浦,闻吟猛虎词。
晨朝来借问,知是谢杨儿。

又如“八齐”韵: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康熙字典‧儿》:“《唐韵》汝移切《集韵》《韵会》《正韵》如支切,尔平声。(支韵)”从反切注音我们可以知道,唐、宋、元、明,官方读音都是类似“尼(ri2)”;“尔平声”是指康熙皇帝的读音为“而”,也就是我们现在普通话的读音“er2”。康熙皇帝的母语是满族语,汉语的启蒙老师也是满族的官员,因此他讲汉语的时候会有口音。而《康熙字典》中的常用字由张玉书(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跟随康熙身边近三十年)根据康熙皇帝的口语发音注音。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普通话“儿”的读音“而er2”,是康熙皇帝首先这样读的。综上所述,如果“儿”字在诗句中(不做韵脚),视情况读“而er2”或“尼”均可。例如:

赠历阳褚司马 唐‧李白

北堂千万寿,侍奉有光辉。
先同稚子舞,更着老莱衣。
因为小儿啼,醉倒月下归。
人闻无此乐,此乐世中稀。

本诗“小儿啼”中“儿”字读“而er2”更好。

3. 栽花对种竹:对仗例句,宋‧洪拟:“种竹几年心未厌,栽花经日手犹香。”宋‧陶梦桂:“尽有清风疏种竹,苦无空地密栽花。”

4. 落絮对游丝:落絮,比喻飘落的柳絮或雪花。|游丝,①飘动的蜘蛛丝。②缭绕的香炉烟。例句,宋‧邵雍:“情如落絮无高下,心似游丝自往还。”句中的“落絮”为柳絮;“游丝”为蛛丝。唐‧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句中的“游丝”指炉烟。

5. 四目颉,一足夔:四目颉(音杰,入声),传说汉字的创造者仓颉,有四只眼睛。他是黄帝的史官。东汉‧王充《论衡‧卷三‧骨相篇》:“仓颉四目,为黄帝史。”|一足夔:夔(音葵),舜帝时期主管音乐的乐官。“一足夔”的意思是,舜帝曾经说过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官员,有一个就足够了[1]。

功在千秋四目颉,音成律吕一足夔。 (朝晖 原创)

(“律吕”是由奇偶数各六管组成,因此可借对数量词。以上两句只能当成对联使用,不能用于律诗的句子,因为格律不对。)

6. 鸲鹆对鹭鸶:鸲(音渠),鹆(音欲,入声),鸟名;俗称八哥。|鹭鸶(音路斯),指白鹭,因其头顶、胸、肩、背部皆有长毛如丝,故称“鹭鸶”。

北宋‧王存《子陵钓台》:“古木苍烟鸲鹆噪,清波白石鹭鸶飞。 ”

7. 菡萏(音汗旦):荷花。出自《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8. 荼蘼(音途迷):又称“酴醾”;蔷薇科,落叶小灌木,初夏开花。花白色居多,亦见少许黄色及红色。可爬墙或花架子上生长开花。“一架白荼蘼”是说花架上长满了白荼蘼。

9. 应候:顺应时令、节候(物候)|一犁春雨:春雨时节适宜犁田耕种,故称“一犁春雨”。|知时:知道或顺应时令。例句,宋末元初‧方回:“应候禽虫语,知时草树香。”

10. 智伯:一作荀瑶,亦称知瑶、知伯、智伯。春秋末战国初晋国六卿之首。晋出公十七年(公元前458年),与赵、韩、魏四分范氏、中行氏之地为邑。后与韩、魏攻赵襄子,围攻晋阳城。赵襄子暗中派人说服韩、魏反戈,引水灌知瑶军,杀智伯于军中,灭知氏氏族。

11. 国士:指一国中才能最优秀,最勇敢的人。本文指“豫让”,他是战国初期晋国人。为晋国上卿智伯的家臣,得到了智伯的礼遇。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赵、韩、魏共灭智伯及其氏族。豫让逃脱遁入山中并矢志为智伯报仇。他用漆涂身,吞炭使声音变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自尽。豫让的名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悦)己者容。”广为流传,见《史记‧刺客列传》。

12. 羊公:西晋羊祜(音户)都督荆州,镇襄阳十年,有德政。及卒,襄阳百姓为立碑于岘山。见其碑者无不流泪。后因以“羊碑”“羊公碑 ”“堕泪碑”为颂扬官吏之有德政典故。

“堕”字的古音读“妥tuo3,上声”,《康熙字典‧堕》:“《广韵》徒果切《集韵》《韵会》《正韵》吐火切。(哿韵)”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大意)智伯对豫让的礼遇之恩深重,豫让不惜漆身吞炭,只是为了给智伯复仇。羊祜广布仁德与地方百姓,他去世后襄阳百姓为他立碑,很多百姓见石碑而落泪。

《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徐明义画集8—芙蓉(彩墨)。(图片来源:徐明义提供)

二、六首押“四支”韵的古代经典近体诗

1.  咏怀古迹(其二) 唐‧杜甫

深知宋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洒泪,萧条异代同时。
江山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舟人指点到今疑。

创作背景:公元766年,杜甫客居于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三峡的起点),并沿三峡去了江陵(湖北省荆州地区)、归州(湖北秭归县)一带游览。他走过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古代名人留下足迹的地方,并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诗。

宋玉简介:战国时楚国鄢人(今湖北省宜城市)。从小跟随屈原学辞赋。楚顷襄王时,为大夫。公元前249年前后,楚国由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把持国政,架空楚考烈王,宋玉(约49岁)被免去所有职务,楚国亦开始走向没落。宋玉有多篇辞赋传世,并为后人称道。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九辩》《招魂》等,我们所熟知的成语“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曲高和寡”等均出自于宋玉的作品。

注释:①摇落:凋残,零落。宋玉《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篇作品也是宋玉被免去职位之后写的。不是说宋玉执著于职位和俸禄,而是他看到了楚国走向败亡的趋势。宋玉在《九辩》中还写道:“去乡离家兮来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大意:离开家乡啊,远在异乡为异客;以前的日子过得很自在,现今却变得很窘迫。想为君王出谋划策的心从来没有改变过,可惜君王却不知道我的心意,真是无可奈何啊!)”

②风流儒雅:风流,在古汉语中,主要是褒义词,形容文学作品超逸非凡或才学杰出。|儒雅,温文尔雅。③怅望:惆怅地回顾(这千年来历代文人的遭遇)④萧条:本诗指际遇上的不得志。或怀才不遇。⑤故宅:指宋玉的故居。宅,读音“泽,入声”。⑥文藻(音早):指文章、文字。⑦云雨:出自《文选‧宋玉〈高唐赋〉序》,楚怀王曾经在巫山跟一女子约会,女子离开后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因用“云雨”指男女约会。⑧荒台:阳台。在重庆市巫山县城西的山上。⑨梦思:本诗指梦中遇到的事情。⑩泯灭:灭亡、消失。泯,读音“敏,上声”。

全诗大意:看到秋天的落叶,万物开始凋零,才深深体会到宋玉悲秋的心情。宋玉的作品超轶绝尘,为人温文尔雅,可以说是我的老师。想到宋玉一生的境况及这千年来文人的遭遇,我一度流下眼泪;我与宋玉虽处不同的时代,但窘迫的际遇却相同。楚地还在,楚国却不复存在;所谓宋玉的宅院也不过是后人为纪念他建起来的,他留下的只是文章而已。巫山上的男女约会,在阳台上发生的荒唐事情,难道只是楚怀王的梦中经历?可惜的是,曾经的楚宫建筑群已经消失,而楚国的各种故事却流传下来,有几分可信也不得而知,以至于船夫每次经过这里都要指指点点。

诗评:杜甫曾在公元757年十一月之后,回长安担任左拾遗一职(从八品上),这个职位本来就是掌管供奉讽谏之事,可惜当时的唐肃宗不爱看这类谏疏,以至于左右拾遗这类官员无所事事。即使是这样,第二年六月,杜甫仍然被贬官出长安城,从此离开唐朝的权力中心。那年杜甫46岁,与宋玉落泊的时候年纪差不多。

明末清初‧王嗣奭《杜臆》评曰:(宋)玉悲“摇落”,而公(杜甫)云“深知”,则悲与之同也。故“怅望千秋”,为之“洒泪”;谓(宋)玉萧条于前代,公(杜甫)萧条于今代,但不同时耳。不同时而同悲也……知(宋)玉所存虽止文藻,而有一段灵气行乎其间,其“风流儒雅”不曾死也,故吾愿以为师也。

笔者虽然没有“悲秋”的经历和心情,但却要向古人说声谢谢!感谢宋玉、杜甫等先贤,将落泊生涯化为优美的诗篇。让我们后人在拜读了这些诗篇后,领略了有可说道的、有可借鉴的、有可受益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重新演绎、弘扬给现今的世人。正如北宋‧欧阳修《感二子》诗中写的:“英雄白骨化黄土,富贵何止浮云轻。唯有文章烂日星,气凌山岳常峥嵘。”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清允禧画山水 册 烟柳浮青(国立故宫博物院

2. 赠钱徵君少阳 唐·李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时。
春风余几,两鬓成丝。
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川,犹可帝王师。

注释:①徵君:也称“徵(音蒸)士”,指有才学德行之士,经朝廷诏书徵召(徵召)而不应召出仕者。钱少阳此时年事已高,但李白还是对他很推崇。钱少阳因为终生未仕,所以正史及野史均找不到相关记载。②白玉:指用白玉制成的酒杯。③余几日:是说春天还剩下几天就要过去了|春风,指春天。④各成丝:“丝”指能数得过来的几根白发。“两鬓各成丝”意思就是“两鬓没剩几根(头发)”,头发快掉光了。⑤秉烛:晚上点蜡烛照明。⑥投竿:这个词可以指安放钓竿于水边,等鱼儿自动上钩;或指垂钓。如《庄子‧外物》:“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也可以指丢掉钓竿,罢钓出仕。三国‧魏‧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昔伊尹辍耕,郅恽投竿,思致君于有虞 ,济蒸人于涂炭。”这是指罢钓出仕。本诗也是指罢钓出仕。⑦渭川猎:此典故说的是姜太公七十多岁了还经常在渭水河(陕西省宝鸡市)垂钓,而那一天正好周文王在附近打猎,结果就遇上了。两人一交谈,文王大喜,邀姜太公一起返周。拜姜太公为军师兼老师。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

全诗大意:用白玉杯斟满美酒,此时正是杨柳青青的暮春三月。还有几日春天就要过去了,钱老先生两鬓没剩几根头发了。晚上点起蜡烛继续喝酒,什么时候罢钓出仕都不会觉得太迟。如果恰好遇上渭川田猎那样的事情,说不定也像姜太公那样直接成为帝王的老师。

对仗说明:近现代有些学者认为李白此诗的颔联没有对仗,其实不是这样的。“春风”之所以能与“两鬓”对仗,是采用了对仗中的借对技巧。笔者先讲什么是借对,比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一寻为八尺,一常为一丈六尺。所以“寻常”对“七十”就是借对。同样道理,春、夏、秋、冬,各是四季中的一个季,它们当然也可以当成是数词来借对使用。比如,明‧智舷《秋柳》七律:“一枝一叶俱无恙,秋雨秋风也不堪。”明‧王称《送人之昆陵》五律:“千古兰陵令,秋风季子祠。”这是“秋风”与数量词相对。

而“春风”与数量词对仗的例子就更多了,例如,明‧杭淮《秋日渡河喜会李崆峒》七律:“廿载离居洛阳市,春风忆别黄金台。”明‧郑善夫《陈少府镧》五律:“五载官闽土,春风生向隅。”清‧沈季友《渡江》五律:“春风吹远客,一叶下金焦。”清‧弘历《穹窿山望湖亭望湖》五律:“三万六千顷,春风秋月中。”等等。至于“几日”对“成丝”那就更没问题了,“几日”是不确定的数量词,“成丝”的意思是钱少阳两鬓头发稀疏没剩几根,也是不确定的数量词。

诗评:本诗四联均对仗,而且以美酒美景起句。虽然春天将要过去,钱老先生的头发也快掉光了。可是李白笔峰一转,“秉烛唯须饮”言外之意是称赞钱老先生身体好,正因为身体好,才能在晚上点起蜡烛接着喝。“投竿也未迟”既称赞了钱老先生身体好,而且才学高,因此什么时候出仕都不觉得太迟。尾联将钱老先生与姜太公相比,有祝福他健康长寿的意思,因为姜太公一百多岁才去世[2]。诗的意境,妙于意在言外。诗仙的生花妙笔,让我们见识了唐诗的美妙!

三、附注:

1. 《吕氏春秋‧论‧慎行论》: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注:“乐正”是主管朝廷音乐的最高官员)

译文: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担任乐正(负责音乐的官员)。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像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配器并使之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像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

2. 《史记‧齐太公世家》:“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吕伋立。”大意:姜太公去世的时候已经一百多岁了,他的儿子丁公吕伋继位。

点阅【跟我学唐诗】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一系列教材主要是教五岁以上,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用古汉语的四声诵读古典近体诗,学习过程中熟悉格律并尝试近体诗创作。要学好中文,从小就应该偏向于文言文教学,古人的思维方式及古汉语的构词法,跟现代人的观念不一样。文言文能学好,白话文不用教都会。
  • 那一天正值四株牡丹花同时盛开,唐玄宗骑名驹照夜白、杨贵妇乘步辇,一起来到沉香亭赏花。唐玄宗令人在梨园乐队中选最优秀的乐手入宫,选定十六种乐器合奏。李龟年是当时大唐最好的歌手,他手持檀板,站在乐队前,正准备唱歌。唐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怎么能用旧的乐词呢?”令李龟年持金花笺诏李白入宫,并写《清平调》三首歌词。
  • 凤有高梧鹤有松,偶来江外寄行踪。 花枝满院空啼鸟,尘榻无人忆卧龙。 心想夜闲唯足梦,眼看春尽不相逢。 何时最是思君处,月入斜窗晓寺钟。
  •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清‧屈复《唐诗成法》:景中有情,格法固奇,笔意俱高甚。帝都名利之场,乃清晨闲望,将山河城阙、万户、五陵呆看半日,无所事事。将自己不得意全不一字说出,只将光景淡淡写云,直至七八(句),忽兴“归欤”之叹,又虚托霜露一笔,觉满纸皆成摇落,已说得尽情尽致。
  • 本诗首联虽然有“北望伤神坐北窗”这种悲伤的心情,但颔联、颈联、尾联却描写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刻。人生中常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为国事,或为家事,但不能总是沉浸在悲伤之中,无法自拔。也就是杜甫在告诉我们如何排遣悲伤、担忧的心情。
  • 邵雍曾多次被举荐为官,但都称疾不赴任。本诗作者以平淡的笔触描写了自己淡泊的心情。从这首诗我们分析,邵雍的这位友人曾经在地方当过大官,只有这样才可能帮助邵雍从很困难的境地中解脱出来。能用“辙鱼”来形容的困境肯定不是小事,而邵雍的友人想举荐其从政为官,我们来分析邵雍此诗每一联的言外之意。
  • 学习唐诗创作,有一个关键点是要改变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在遣词造句上,不要用现代的语法来衡量古诗词。杜甫的“诗成珠玉在挥毫”也一样,是“挥毫诗成字珠玉”的倒装。将整句连起来读,就会发现唐诗的优美,元稹“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杜甫“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等,这是遵守平仄、对仗、押韵前提下,遣词造句的优美。
  • “解印书千轴,重阳酒百缸。”这句话有自我解嘲的意思,睦州刺史为上州刺史,从三品。工作了几年,所有的家当也就是书籍千轴,酒百缸。这酒是带不走的,能带一缸在路上喝就不错了,说不定这百缸酒也是历任的刺史积累下来的,有多少是杜牧自己酿制的就不得而知了。
  • 宋‧梅尧臣《依韵和孙都官河上写望》一诗,作者以淡泊的心态,用诗的语言描绘出了红尘中的几处场景;而尾联的言外之意,表达的是作者身在其中,心不在俗世的修行感悟。换一种方式说,如果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红尘百态,那么作者就是静观红尘的画外之人。
  •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缸。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苏诗诗中的熏香可不是为了所谓的“附庸风雅”,用篆香及木炭隔火熏香,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了顶峰。用木炭火熏香,香气的能量场是纯阳的,吸到肺部后,阳气足。古代将病毒、细菌通称为病气、邪气,它们是属阴的。所以,用传统的方式熏香,就能防止一些流行性的疾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