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欣赏 于易水送人

文思格
font print 人气: 6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22日讯】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公元626-684之后),“初唐四杰”之一。七岁时曾经写下《咏鹅》诗,成为唐诗中家喻户晓的名作。

【字句浅释】
解题:战国末年,荆轲要为燕国太子报仇,去秦国行刺秦王。他在易水河边与送行者告别,唱出了千古不泯的悲壮之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骆宾王在易水边送人时,就自然想起荆轲赴秦的往事来。燕丹:燕国太子,名叫丹。壮士:指荆轲。发冲冠:头发立起来,把帽子(冠)都冲动了。表示非常愤怒或者慷慨激昂。昔时:那时,当时。

【全诗串讲】
就在这里,勇士荆轲告别了燕国太子丹,
悲壮激昂,他的歌声使人人头发直冲冠。
在当年,荆轲已经功败垂成死于秦王剑,
到今天,我还觉得凛凛寒意笼罩易水边。

【言外之意】
此诗在送别诗中别开一面。作者对被送者不置一言,也不直吐自己心曲,却与读者一同携手直入历史。当一页悲壮的历史回顾完后,作者心中的千言万语便已了然于读者心中。

作者一生命途多舛,对自己的际遇深感不平,对武则天的统治大为不满,希望有机会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此诗借怀古以概今,将今、昔的易水送别融为一体,表达了自己难以遏制的激愤之情,并暗示自己象荆轲一样有不畏强暴、为正义献身的精神。“今日水犹寒”则强调了作者对今日艰难险恶环境的感受,更加反衬出作者决心的坚定和人格的伟大。

为着心中的正义和真理,不顾自己的安危和牺牲,这就是人类历史中最悲壮感人的要素之一。这些人的存在是人类的需要、历史的需要,因此直到今天也没有断绝。他们与历史同在,对他们的歌颂将成为历史长河中永难平静的波涛。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藩市纪念9-11两周年的活动昨天清晨开始。早上5:46分,即东岸时间8:46分,州议会大楼和三藩市市会堂下半旗。 *感激消防员牺牲精神* 其中一名9-11的生还者在仪式上表示,他自己当时慌忙逃出现场,但消防员反而就冲入危险地方救人,她表示感激消防员牺牲精神。 在三藩市国际机场就另外有一场简单而肃穆的悼念仪式,纪念在9.11事件中殉职的机组人员,他们静静地追悼在9.11中殉职的同事、亲人和朋友。现场参加追悼的人士用简短的诗和散文表达他们的哀思,一个空勤服务员说,跟以前已经不一样了,我们已经找到新的途径去适应,对所有的工作人员来说需要的是团结一致。
  • 日本几乎所有传统习俗,如茶道、花道、书道、祭祀、陶瓷、织锦、古诗、古词、甚至文字等等,多少都受到古代中国的影响,和服也不例外。综观日本上古时代的粗布服装,窄袖斜襟与古代中国穿着十分相似。但是,真正有文字记载,将中国服饰引进日本,并将之制度化,应该是从奈良时代开始。
  • 近年来努力推广南管音乐的王心心,今天推出她首次尝试结合南管和唐诗的专辑“静夜思─王心心唐诗南管吟唱”;王心心表示,会推出这张专辑,主要希望以大家熟悉的唐诗,结合南管乐,让大家学习以“河洛话”念唐诗,进而了解南管的曲牌,认识南管音乐。音乐评论者林谷芳对这张专辑也有很高评价,认为王心心这张专辑真正让南管音乐在当代有了重新诠释的可能性。
  • 1968年12月10日,在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从座上客沦为阶下囚的田汉黯然离世。多年以后,他的家人从遗物中发现了他最后的文字:“沿着主席道路走,坚贞何惜抛我头”、“缔造艰难十八年,神州真见尧舜天”。这些诗句分别写于1967年7月1日和9月25日。尽管他是“主席”钦定的“死人”,但他依然对“主席”忠心耿耿,虽九死而不悔。革命吞噬自己的孩子,孩子甘愿被吞噬──田汉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那一代人共同的悲剧。
  • 书七言律诗轴
  • 南管演奏家王心心昨天出版了第一张唐诗南管吟唱专辑《静夜思》,王心心说,二十出头时就发现用南管曲牌吟唱唐诗非常动人,“而且天衣无缝。”这次发行这张专辑,也希望让南管以更为亲近的面貌与世人相见。
  • 经过十四日“牢狱”之苦的关秀媚,已经接近崩溃边缘,昨日她一踏入家门,即伤心得失控痛哭,一直陪着她的好姊妹上山诗钠与江欣燕见她情绪激动,在忍不住陪着她痛哭之余,更坚持伴她度过出狱后第一个晚上。
  • 第十届女性影展今天晚间在台北县政府演艺厅揭幕,女性影像学会理事长陈丽贵以美国女诗人艾蜜莉.狄金荪的诗作见证美丽时刻。行政院文建会主委陈郁秀肯定女性影展十年有成。新闻局长黄辉珍支持女性电影。出席的德国导演贺玛以及韩籍边永妵成为会场焦点。
  • 以文学艺术及生活情调著称的巴黎拉丁区,就是俗称的“左岸”因位于塞纳河左岸而得名,几世纪来是法国文人雅士放怀抒情聚首风流的场所,在这里出了多少统领时代风骚的哲学家、诗人、文学家、艺术家,可是随着现代化的脚步,曾几何时,商业取向已改变了原有的风貌。尽管过去的万种风情已在流光中逐渐褪色,有心的游客还是喜欢在参观罗浮宫博物馆之余,信步过桥到河的对岸,在仍富有浪漫情调的圣米榭或圣日耳曼大道上的咖啡厅啜饮浓郁的咖啡,细听老巴黎数说几世纪来前人留下的风流韵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