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关公忠义守节

font print 人气: 2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4日讯】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河东(今山西解县)人。为人至忠至义,谨守礼节。年轻时结识了刘备和张飞,三人桃园结义,成为异姓兄弟。关羽从此终生不改初衷,至死不渝,追随刘备出生入死,成为蜀汉大将,威震华夏,义贯千秋。

关羽一生喜读《春秋》,并以“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律己教人。“声禁重”是说不要过多的听那些缠绵之音;“色禁重”是说不能好色纵淫;“衣禁重”指衣着不必太讲究;“香禁重”指不可过分打扮而涂脂抹粉;“味禁重”指饮食不宜太珍贵;“室禁重”指寝宅不必宽大华丽。

关羽为保护刘备的二位夫人,曾被迫降曹。他坦诚的告诉曹操,自己曾受过刘备的厚恩,曾发誓要同生死,这是不能背叛的,所以自己最终还是要去找刘备。

为让关羽乱君臣之礼,曹操让关羽与二位嫂子共居一室。关羽于是便自己整晚手持蜡烛站在门外,通宵达旦的一心读《春秋》,没有丝毫倦意。

曹操拜关羽为偏将军,待以厚礼,赠给他很多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关羽封存起来,一点都没有用。曹操送给关羽一所府宅居住,关羽将一宅分为两院,内宅嫂子居住,由老兵把守,自己则独居外宅,只是三天一次在内宅门外躬身施礼,向两位嫂子请安问好。曹操派众多美女前去服侍,关羽便让那些美女都去服侍两位嫂子了。

曹操见关羽身上穿的绿锦战袍已经旧了,便立即赠送了他一件新的。关羽却把它穿到了衣服里面,外面依旧穿着旧战袍。曹操笑他何必如此俭朴?关羽说:“我这并不是俭朴,这件旧袍是刘备所赐,我穿在身上就好像见到了兄长的面一样。我不敢授受了丞相新赐的战袍,就忘了兄长旧赐的战袍,所以还是把旧袍穿在了外面。

曹操知道了关羽是个至忠至义之人,也不由的敬重他。在知道了刘备的下落后,关羽留下所受的封赏,挂印留书告辞而去,继续追随刘备南征北战。

后人为了表彰关羽的忠义守节,建庙祭祀,并在他当年秉烛达旦读《春秋》的地方兴建了“春秋楼”,又称“大节亭”。明神宗朱翊钧赋诗赞道:“五夜何人能秉烛;九州无处不焚香。”清代许州知州甄汝舟为“春秋楼”赋诗:“秉烛中宵暂避嫌,宅分两院亦从权。依曹不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颖川。” ──原载《明慧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皇帝认为吕夷简是德行高尚的人,人们也都赞美吕夷简不念旧恶,宽宏大量。范仲淹感谢吕夷简说:“我在公事上一直冒犯你,没想到你竟然还赞赏提拔我。”吕夷简说:“我怎能总是记着以前的旧事呢?”
  • 诚信是自古以来就备受中华民族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它要求人们真实无妄、诚实无欺。诚信是一种个人修养,又是一种道德行为。一个人只有内心诚实,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进而整个社会才会和睦。因此,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
  • 知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孔子曾赞赏“行己有耻”的士大夫精神,他还说,“知耻近乎勇”。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临财不贪,临难不屈;才能谦和退让,取舍有度。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民族气节,知耻都是良知的先导。

  • 改过,就是改正过失或错误,这是古人很看重的一种道德修养,属于自省和修身的重要方面。古人认为,即使是圣贤,也难免有过失。《左传》上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明志”就是明确志向。古人很重视人生志向的确立,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只有志向远大才能克服眼前的困难和自身的弱点,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古人常常登高望远,表明心志,“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站的高才能看的远,胸怀大志,不计一时的得失成败,最终实现宏伟的志向。
  • 陆元方,唐朝大臣,武则天时官至鸾台侍郎、同平章事。为人诚实不欺,信守约定,为官清廉谨慎。
  • 春秋时晋灵公荒淫无道,他的所作所为与一个国君的身份相违背。大臣赵盾为此多次劝谏,晋灵公很反感,暗中派刺客麑刺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来到赵盾家,发现大门已经打开了,赵盾穿戴整齐,准备上朝,只是由于时间还早,赵盾就坐着闭目养神。见此情景,鉏麑退了出来,感叹说:“国家有这么恭敬勤奋的人,百姓就有了依靠。刺杀百姓依靠的人,这是不忠;不执行国君的命令,这是不信。我无论怎么做都是不对的,不如一死了之。”于是头撞槐树而死。
  • 在古代,有一个叫秋的,他是整个国家棋艺最高的人,因为他善于下棋,所以人们也叫他弈秋。由于弈秋在棋手中的地位很高,在百姓中的影响也很大,于是有人对他打起了歪主意,想破坏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
  • 颜阖被请去做卫灵公太子的师傅,他去请教蘧伯玉说:“现在有一
    个人,天性残酷。如果不对他进行管教,放纵他,就会危害我们的国家,如果对他进行管
    教,用法度来规谏他,就会危及自身。他的聪明足以知道别人的错过,但不知道自己的过
    错。遇到这种惰形,我怎么办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