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梅飘香(2)

茹桥
【字号】    
   标签: tags:

(三)

沂坊是胶东半岛上的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南依山,北临海,中部是一片辽阔的平原,自古以来名人辈出,民风淳朴,历史上又是一个著名的手工业城市。当地的百姓,用各种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如泥塑、刺绣、年画、风筝等等,将这个城市点缀得丰富多彩。

李钧是沂坊市乡镇局的一名干部,吕韵梅是企业办公室的一个会计。

韵梅和洁梅都是沂坊本地人,这姐俩儿年轻时可是企业局大院的一对姐妹花。当年朵朵的姥姥王淑琬也是附近镇上的美人。

韵梅温柔开朗,懂事早,洁梅比姐姐小五岁,娇小玲珑,甜美可爱,处处事事韵梅都照顾妹妹。韵梅大专毕业后,学财经专业的她就到父亲工作的单位做了一名会计。

由于韵梅的温柔开朗漂亮,追求她的小伙子可不少,但都没让韵梅动心。直到工作后的第二年,有一天,韵梅去财政处办事,进门时正好与一个身材魁梧、但又文质彬彬的小伙子打了个照面,两人四目相视,相互看了对方一下,韵梅赶快低下头,显得有点不好意思。

出来时,与韵梅一块去的吴大姐对韵梅说:“韵梅,你知道么?刚才咱们进门时碰到的那个年轻人,是咱乡镇局今年新分来的大学生,学管理的。”

“啊,是么?”

吴大姐扭头看了看韵梅,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一抬眉毛,笑了。

“唉,韵梅啊,我看你们两个倒是蛮般配的,男才女貌。怎么样,把他给你介绍介绍吧?”

“什么呀,吴姐,看您。没准人家早就有女朋友了。”韵梅白皙的脸刷就红了起来。

“不一定,问问呗。”

“行了,吴姐,咱说点别的吧。”

“哈哈。”

后来韵梅常常到财政处办事,而那个小伙子就在对门的管理处办公,一来二去两人就熟稔了起来。那个小伙子就是李钧,东北人,大学毕业分到了山东。有缘千里来相会,这两人真成了一对令人羡慕的恋人。

一年半后,李钧与韵梅喜结良缘。

之后,八九年春天,有了朵朵这个掌上明珠。

朵朵四岁的那一年,家里分到了两室一厅。地板瓷砖,淡雅清丽的壁纸,新颖大方的新家具,李钧和韵梅兴高采烈的将房子装修得漂漂亮亮的。

搬进去没多久后,那天晚上,一家三口围坐在饭桌前吃饭,韵梅一桌丰盛的菜肴,有荤有素。韵梅乐呵呵的给朵朵拨了一小碗饭和一些西红柿炒鸡蛋,朵朵吃得高兴,坐在椅子上往后一仰,差点摔倒,吓了韵梅一大跳。韵梅又将一盘炖牛肉往丈夫跟前挪了挪,李钧夹了一筷子肉,突然觉得一阵恶心,连忙进了洗手间。在洗手间开始猛烈的呕了起来,有一些脏物竟吐在了水池的外面。

韵梅站在洗手间门边,关切地问:“怎么回事?你这是怎么了?”

“不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好像总是觉得浑身没劲,吃不下饭。”

“嗯,最近我也发现你吃饭没胃口。这样,明天赶紧上医院去检查检查吧。”韵梅急促地催起来。

“明天还有个重要会议,后天吧。”李钧有气无力的声音慢悠悠的回答。

韵梅一边将洗手间打扫干净,一边以焦急疑虑的眼神看着疲惫的丈夫。

(四)

三天后,李钧去市第一医院就诊,化验结果出来,乙型肝炎,奥康呈阳性。

医生诊断要立即住院治疗。

从医院出来后,因为韵梅要上班还要照顾李钧,朵朵便不得不暂时住到姥姥家去。姥姥家离李钧家不远,姥爷也是市企业局的普通职工,刚刚退休不久闲散在家。姥姥早已退休,朵朵小时候是姥姥帮着带大的,后来请了保姆,到三岁时才进了幼儿园。

这一天的傍晚,韵梅提着一大堆塑料袋的东西,韵梅的面容略显憔悴,走进家门,房间明显比以前零乱。韵梅看了一眼屋内躺在床上的李钧,快速的将长头发盘起来,然后就开始忙活起来,她先将塑料袋中的食物放到冰箱中,又匆忙的走进厨房开始做饭。

韵梅将做好的饭菜摆上了饭桌,之后进屋将李钧叫了起来。李钧的脸色发黄,一副病焉焉浑身没劲的样子,看了看忙碌的妻子,扒拉了两口饭,就不想吃了。

韵梅给他夹了一点青菜,“再吃一点吧。”李钧摇了摇头。

韵梅看了看他,低下了头,显得有些难过。然后站起身,拿起药锅准备给李钧煎中药。

李钧抬起头对韵梅说:“你先吃饭吧,吃完饭再说。”

韵梅没吭声,忙碌着把煎药的砂锅放在火上,刚想用筷子搅一搅,突然胃部一阵痉挛疼痛,韵梅用手紧紧按住胃部,过了一会儿,感觉好一点,去屋里拿了一片胃舒平吃下,这才又疲惫的坐到饭桌旁。
“怎么,胃又疼了?”李钧关切的问。

“没关系,已经没事了。”

“都怪我,让你这么劳累。每天上班够辛苦的了,回来还得照顾我。”李钧自责的说。

“嗨,不要紧的,重要的是你的身体赶快恢复。”

李钧又问:“朵朵怎么样了?”

韵梅:“她挺好的,每天在幼儿园里学画画,画得还挺不错。”

李钧“单位的人通知我,下个星期要我去海滨疗养。”

韵梅将煎好的药倒进碗中,放到桌子上。对李钧说:“把这药喝了,我去妈那儿看看朵朵。”

姥姥家中,朵朵的姥姥、姥爷、小姨洁梅、朵朵都正在看电视。看到韵梅,朵朵高兴的喊了一声“妈妈”,便扑进了妈妈的怀中。

“朵朵,你在姥姥这里乖不乖呀?”韵梅有些难受的看着小朵朵。

姥姥赶紧说:“乖。”

“好。”韵梅从塑料袋中拿出几个橘子,给了朵朵一个大大红红的蜜橘。“这是奖给你的。”

朵朵抓过橘子,转身给了洁梅,朵朵跟洁梅一起剥开了橘子。

姥姥问:“这些日子李钧吃了张大夫给开的中药,怎么样?有好转么?”

韵梅摇了摇头,轻轻叹了口气“还是老样子。下个星期他们单位让他去海滨疗养了。”

“疗养倒也是个好办法。”

“妈妈,我要回家,我想看爸爸。”这边朵朵冲韵梅喊了起来。

韵梅表情凄凄的看着女儿圆圆的小脸。

坐了一会,韵梅起身准备回家。朵朵一看妈妈要走,喊了起来:“妈妈我也要回家。”

韵梅:“乖孩子,你跟姥姥在这儿,等周末妈再接你回家。”

“不,我现在就要跟妈妈回家。”朵朵拽着妈妈的衣服固执的不肯撒手。

“这孩子,真不听话。”韵梅口气有点急躁。“明天妈妈还要上班。”

“妈妈”,朵朵开始哭。

“不要哭。”韵梅开始烦了。

姥姥冲韵梅说:“跟孩子好好说,别发火,小孩子家的懂什么呀?”然后转身又哄外孙女,“朵朵,妈妈每天上班很辛苦,爸爸又生病,等周末姥姥送你回家好不好?”

洁梅:“朵朵,走,你看小姨给你买的新玩具。”将朵朵带进里屋。

韵梅烦闷和酸楚的表情,转身离去。
(待续)
(转自明慧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六月里的北方沂坊市,天气已开始转热,西斜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略显干燥的地上,马路上嘈杂的车声、人声以及一些小贩的叫卖声,显得乱哄哄的,虽然马路两边栽有一些绿色的植物,但空气还是显得污浊浊的。
  • 那时候,集体的什么都是宝贵的,只有人才不值钱。公社大队的干部可以随意骂人打人,打死了人往山沟里一扔就了事。
  • 三年困难时期,我们生产队的社员每一个人几乎都是小偷。一年四季,只要地里有吃的东西,我们就都去偷。
  • 他爸爸在土坑里铺上席子,慢慢走上坎来,伸手夺下二狗的尸体,一边往坑里放,一边说道:“让他胀着肚子到那边去吧。做一个饱死鬼,总比在这边做一个饿死鬼强。”
  • 我们已经整整三个月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许多人的身体肿得像发面馒头,亮晃晃的,手指头按下去,一按一个窝。
  • 我是最后一个上台汇报产量的人,在我前面的人已经把产量报到一万多斤了。我一听慌了神,我到底该报多少产量呢?
  • 有一些地方,山上树木稀少,不够烧炭,干部就叫社员去挖祖坟,把埋在地下的棺木挖出来作燃料,连躺在地下的死人也要为大炼钢铁贡献自己的力量。
  • 那些年代,人们对吃一顿饭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有钱也买不到吃的东西,生产队长掌握着吃饭大权,社员们连炊事倌也不敢得罪。
  • 大跃进的评比站队,根本不需事实依据,完全凭借谎报的数字决定。那时候,没有办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 我们的某些领导后来提起大跃进,不但不总结教训,反而把“自然灾害” 四个字念得字正腔圆,把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那几年天不旱、地不干,四季风调雨顺,请问哪来的自然灾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