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吃才健康

文/T‧坎贝尔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我的小儿子汤姆十三岁的时候,我们家已经渐渐改吃植物性食品。某一个星期天早上,汤姆从好友家过夜回来,他跟我们说了一个故事,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你不吃肉吗?

汤姆说他在过夜的那天晚上,被朋友的妹妹逼问自己的饮食习惯,不过他说她的问话方式没有恶意。朋友的妹妹以一种怀疑的口吻问他说,“你不吃肉吗?”因为我儿子从未替自己的饮食习惯辩解过,他只是很习惯晚餐桌上有什么,他就吃什么,所以他从未练习过要怎么回答这种问题,于是汤姆只回答,“对啊,我不吃肉”,没做任何解释。女孩接着又问,“那你吃什么?”我儿子耸耸肩说,“我想是吃……植物吧。”女孩听完后说了声“哦”,就结束他们的对话。

我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我儿子的回答“植物”,多简单啊!他的回答很实在,可是跟传统的讲法完全不一样。如果有人在餐桌上要求他人递蜜汁火腿给他,他绝对不会说“请把猪的屁股肉传给我”,而若有人要求小孩把豌豆和胡萝卜吃光,他也不会说“吃完你的植物”。但是因为我们家改变了饮食习惯,所以我开始喜欢把食物想成不是植物,就是动物,这跟我对于食物和营养资讯抱持的哲学一样,就是尽量愈简单愈好。

在美国,食物和健康问题一点也不简单,例如坊间五花八门的减重计划,虽然那些撰写计划的人总是说他们的计划很容易,但是事实上却一点也不──必须计算卡路里、份数或营养成分,并依照经过数学计算的特定比例,吃特定份量的特定食物,甚至还要使用减肥的辅助工具、摄取补充品和完成备忘录上的事,难怪减肥往往都不成功。吃东西本来应该是很享受、不必烦恼的事,也不应该有任何权利被剥夺,如果我们要享受品尝食物的乐趣,就应该要让食物愈简单愈好。

营养研究堆积如山,但是从中找到的一个最幸运的发现是,好的食物和好的健康其实很简单。虽然食品和健康在生物学上的关系很复杂,但是其实它们传达的讯息很简单:摄取全食物蔬食,同时将精制食物、盐分和脂肪的摄取量降至最低。

除此之外,对于常待在室内,以及在寒冷少日晒生活的人来说,在摄取全食物蔬食之余,每日应该还要加强补充维他命B12和维他命D,不过维他命D的摄取要适量,小心别超过每日的建议量了。

这样的吃法就对了!这种饮食方法和达到最健康状态,以及将心脏病、癌症、肥胖和其他西方疾病的罹患概率降至最低的吃法一致。

完全不吃肉吗?

“中国营养研究”的发现显示,动物性食品的摄取量愈低,则对健康愈有好处,即使摄取的卡路里百分比是从10%降至0%亦如此。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假设,最理想的动物性食品摄取量是零,至少对于有罹患退化性疾病体质的人来说是如此。

虽然,这种假设尚未完全经过证实,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摄取非常低,就算是还不到零百分比的动物性食品,就能达到大部分的健康好处。因此,我的建议是尽量减少摄取所有的动物性食品,但是不要走火入魔。也就是说如果一碗蔬菜汤很美味,可是它是用鸡汤高汤熬煮,或是一块健康的全麦面包,但它里面含有少量鸡蛋成分,都不必担心,因为这些极少的含量对营养来说,可能根本就不重要;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如果能够对这些少量的动物性食品抱持宽松态度,那么就能让饮食变得容易许多,尤其是外出吃饭或买现成食物来吃的时候。

虽然我建议你不需要担心食物中的少量动物性食品,但我并不是在推荐你在每天的饮食中,故意加进少量的动物性食品,我的建议是,请你试着避免所有动物性产品。

你可以做到吗?

以下有二点很棒的理由支持你这么做。首先,这种饮食习惯需要彻底改变你对食物的看法。如果你吃得不彻底,只是半调子的话,只会事半功倍,也就是如果你想要加进动物性食品,你会吃得比你原本应该吃的多。第二,你会有被剥夺的感觉。如果你不将新的饮食习惯当做可以吃所有你想吃的植物性食品,反而看做你必须长期限制自己的饮食,那么对你想要长期维持这种饮食习惯,并没有帮助。

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戒掉所有动物性食品,像是牛肉、鸡肉、鱼类、起士、牛奶和蛋,似乎是不可能的事,若要如此,还不如干脆叫他们不要呼吸算了。这种想法看似不可思议、狂热或荒唐,但却是真的存在,而这是采用植物性食品饮食法,面临到最大的阻碍:大部分的人听到这种饮食法都不会认真考虑接纳,就算吃了以后会对他们的健康很有好处。

摘自《救命饮食》柿子文化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莱茵河(Rhein)全长1,320公里,穿过瑞士、法国、德国和荷兰。我们住的Bingen正好是莱茵河和纳尔河(Nahe)的交接处,此处水流湍急,处处漩涡和浅滩暗礁。我在河边,就可以看到水流不一样,爸爸说那就是河道深浅不一所造成的。河道中也以绿色和红色三角锥标出航道,让船避开危险。
  • 展与我的相遇在一所尽是青春痘与汗臭的和尚高中。他是学生,我是老师。后来我们相恋,经历许多变化,克服种种困难而结婚。
  • 小小一则母子对话,发生在某天早晨。
  • 我在行星科学和彗星领域的研究工作,是在研究所开始接触的。那时候,我对理论物理还是念念难忘。有一天,我在图书馆看到史蒂芬‧霍金有关黑洞的一篇新论文,一时好奇,使用影印机影印,厚厚的一叠,拿出来一看,竟然是空无一字!
  • 当乔志再度睁开眼睛,眼前是一颗围着光环腰带的淡黄色行星,这颗巨大无比的行星在安妮和乔志前方,从黑漆漆的天空缓缓升起。安妮和乔志沿着彗星表面快跑,想找一个可以俯视光环的位置。远远地看,那些光环像条柔软的缎带,其中某些部分跟行星本身一样都是淡黄色,其他部分就比较暗了。
  • 我收集余英时先生的英文论著,初衷本是为了自己更全面地学习他的治学方法和理解他的论学旨趣。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觉得,如果能将这些论著译成中文,也许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 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史学一向是最光辉的一门学问。但时至今日,史学在中国竟大为衰落了。必须指出,现代中国史学的衰落并不是一个孤立而凸出的现象;实际上它只是整个学术荒芜的一个环节而已。
  • 普天下的父母都有一个愿望,“孩子,你要比我更强!” 当才艺教育、学校教育都不能满足父母的当下,理财教育兴起。《理财教育越早越好》值得父母重视。
  • 对于零用钱,孩子和父母会有截然不同的回答,孩子嚷着“多多益善”,父母则认为“过犹不及”。父母常常为了究竟要给多少而苦恼,最后往往只能根据年龄、年级、孩子管理金钱的能力给零用钱。


  • 这本书的作者柯林.坎贝尔,在骨子里其实仍是个来自维吉尼亚州北部的农场男孩。我们在一起时,总免不了会分享各自的农场故事,从施洒粪肥、开牵引机到放牧牛群,我们之间永远有说不完的农场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