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巾帼不让须眉

陆文
font print 人气: 80
【字号】    
   标签: tags:

杨烈妇,是李侃的妻子。建中末年,李希烈攻破汴,企图袭击陈州。李侃任项城县令,李希烈分兵数千攻占了备县。李侃因为城小贼人势力强大,想要逃走。他妻子说:“贼寇来了应当防守,力量不足,也应该战死。您都逃走了,还有谁来防守?”李侃说:“兵员少,财物又贫乏,怎么办?”妻子说:“县城守不住,那么地方就是贼人的地方了,仓厍都成了他们的积累,百姓都成了他们的战士,对国家有什么好处?请用重赏来招募不怕死的战士,还有可能解救危难。”

李侃于是召集了官吏和百姓来到办公的厅堂。他说:“县令的确是你们县民的主人,但是年头满了就要离开,不像你们出生在这块土地上,祖上的坟墓在这里,应该一起死守,怎么能忍受丧失自己的尊严面朝北方事奉贼人呢?”众人都哭了,同意他的要求。于是宣布说:“用瓦片石块打贼人的,赏一千钱;用刀箭杀贼人的。赏一万钱。”得到了数百人。

李侃率领他们去守城,他妻子亲手做饭给大家吃。告诉贼人说:“项城父老坚守道义是不会投降你们贼人的,得到我这座城也没有什么威风,最好还是快点回去;你们只会失利;没有什么好处。”贼人大笑。李侃被乱箭射中,回到家里,他妻子责备他说:“您不在,谁愿意坚守?死在外面,还是比死在床上好。”李侃马上登上城墙。正好贼将中箭而死,就退走了。县城终于得到保全。朝廷下诏令李侃为太平县令。

李希烈叛军压境,攻占了陈州一带各县,而唯有项城得以保全,朝廷因此晋升项城令李侃为太平县令。

其实项城之所以得到保全,首功者当为李侃之妻杨氏。若无杨氏,李侃早已弃城逃走。巾帼不让须眉,杨氏的史实表现得明明白白。

治国重在得人,这是历朝历代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

(事据《新唐书•烈女传》)

转载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曾传唱过一首名为《苏武牧羊词》的歌曲, 此曲约产生于辛亥革命后三、四年。传说作者是北京一位中学教师。其中“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这句歌词尤其激励人心。此歌内容采自古代历史故事: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单于囚禁冰窟逼降,他饮雪吞毡,坚决不从。后来又把他遣送到北海边上牧放公羊,说要等公羊产奶之后才能放他回朝。苏武不顾威胁利诱,不怕艰苦折磨,坚持十九年而终不屈服。今天我就讲一讲“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的故事。
  • 一天半夜时分,蒋玄晖与朱友恭、氏叔琮等人暗中带领“勇士百人叩行在,言有急奏,请见帝”。当宫门打开时...
  • 魏文侯,名斯,战国初魏国的建立者,尊儒重道,是儒家道德所标榜的榜样之一,其用人之道可谓古代君主中以德治国的典范。他礼贤下士,师事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的故事流传至今。
  • 清代才子纪晓岚,他文情华瞻,所出妙联绝对,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浑若天成,堪称对句奇才。他处事圆达,既能体察圣心,又能智斗奸臣。虽经宦海沉浮,却能保命全身,实为隐之大者。他学究天人,前有《四库全书》之鸿篇巨制,后有《阅微草堂笔记》之醒世佳作,实为一代文豪。观其一生,文绩卓著,才名远扬,为后人所传颂。
  • 明太祖朱元璋到太学视察,厨师进茶,很称他的心。朱元璋高兴地赐给他冠和带,任 命他为官员。 当时,在旁边的一个老太学生,亲眼看到、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慨。
  • 明代永乐十九年,朝廷将要举行会试。有个名叫曾鹤龄的书生,和几位元浙江地区的举 人,一起坐船去赶考。这些年轻的举人,多半自以为年轻有才,前途无量,表现出目 空一切的样子,人们暗地里称之谓狂生。他们在船上,谈天说地,指东道西,议论纷 纷。
  • 明代,江苏吴中地方,有个教书的老先生,名叫沈文卿,家里非常穷,只靠教几个学 生勉强维持生活。
  • 梁代陶弘景,隐居在华阳(此处指安徽宣城峻岭中),他博学多识,众所称颂。常有人远道而来,造访求教。他下决心一生不做官,人称山中宰相。
  • 皇上屡次颁布恩诏,乡官想报官府,为她领取粮食布匹,她都坚决辞谢了。有一年,官府又要为她请求旌表,建立碑坊,她死活也不同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