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釭诗约:上山采蘼芜

文/紫真
font print 人气: 60
【字号】    
   标签: tags:

‘上山采蘼芜’是汉代无名氏的古诗。“蘼芜”也做“薇芜”或“蘪芜”,是一种廉价的野菜。这首诗,全篇十六行,共八十个字,人物只有三个。短短的对话中,写出了当时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型态。

山采蘼芜,下山遇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疋,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故夫:前夫。新人复何如:你新娶的妻子又是怎么样的女人呢?姝:漂亮。颜色类相似:容貌虽然差不多。手爪:手艺。新人从“门”入:正门;故人从“阁”去:边门。缣:丝绸;素:素缎。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用丝绸来比素缎,新人是比不上故人的。】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这首叙述诗,到此就打住,前妻听了之后有啥反应,咱们就不得而知了。也许她采摘这些野菜,是要用来维生的;在汉代有所谓“七去”或称为“七出”的制度,男人可以拿其中的任何一项来作为“休妻”的正当理由。这七项是:不事舅姑、无子、淫佚、善妒、染有恶疾、长舌、盗窃等。这个女子到底是因为哪一项而被弃,我们不得而知。
自古以来,江南就是四季分明、物产富饶、文风鼎盛之地。春天,在烟波浩渺的大小湖泊上,随处可见那状如荷叶幼芽、嫩滑爽口、据说是杭州特产的一种野菜——“莼菜”。除此之外,尚有另一种与之齐名的“荠菜”,清明前后,外出踏青的人,在市郊区、野地上、田埂边都可以随手摘得,取来做羹、做馅真是清香鲜甜。

张翰,字季鹰,吴江人(江苏省县名,在吴县之南,位于太湖东岸)。据《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耳,焉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张翰是个才子,诗书俱佳,写江南遍地菜花,有“黄花如散金”之句。他在洛阳当官,一天,因见秋风吹起,满地落叶飞舞,于是一时之间,觉得时光这么快就逝去,感慨万千说:“人生贵在做事合乎心意,可怎么能羁身在外做官,离家数千里之遥,却只是为了要个名位、官爵呢?”于是叫仆从驾起了车回家乡去了!

后来有很多骚人墨客,在诗词作品中,只要是涉及思乡情绪的描绘,都把它和莼菜、鲈鱼联系在一起创作,这就是“莼鲈之思”典故的由来!

在古代,同样是为了“野菜”的缘故,一个女的为之柔肠寸断;一个男的为之罢官弃爵。人生际遇是如此的不同,值得我们后人深思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上元又叫元宵。这一天处处张灯结彩,诗人则在晚上作诗歌咏。苏轼也曾在元宵夜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惟有幽花渡水香。
  • 唐诗有许多出色的思乡之作。悠悠乡思,常因特定的情景所触发;又往往进一步发展成为悠悠归梦。武元衡这首“春兴”,就是春景、乡思、归梦三位一体的佳作。“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是两个出语平易自然,而想像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诗句。
  • 以前的朝廷小官,待遇微薄,宋诗常将个中苦况表露出来。例如:陆游“假中,闭户终日,偶得绝句”中“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经常欠书店的债,又没有酒钱。这即使是诗的夸张,想必与实情也相去不远。
  • 中国的古典诗,喜欢论述自然与人生,而拿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有限,来相互对比。在自然的嬗递中,人的生命,也不断的推移。诗人喜欢用自然的美,与自然的变,作为人生的比喻和象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伞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 科举时代,放榜之后,可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落榜者的悔恨、悲痛、空虚、失望,交织成一片茫然。

    最早的一首描写落第生心情的诗,要算是盛唐诗人常建(708?→765?)所作的“落第长安”。

  • 后汉桓帝(在位147→167)时,巴郡(四川)太守李盛,苛取税金,百姓怨声载道,因而流传下这首歌谣。
  • 在诗的黄金时代唐朝之后,宋诗在题材上,尝试着摸索新的领域。梅尧臣(1002→1060)的河豚诗,就是一个例子。梅尧臣字圣俞,今安徽宣城人。他曾任桐城主簿、河南主簿等职,官至都官员外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