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将
王导是东晋时的丞相,他因曾与琅琊王司马睿交往甚密,所以东晋渡江后,积极协助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朝。
乐毅是春秋时燕国的大臣,他曾经率领大军击溃强大的齐国,可是后来遭受诬陷,以致功败垂成,逃到赵国避难。
田单是春秋时齐国人,他原是临淄一名市掾(官名)的小人物,后来临危受命,以一连串的谋略,使齐国从亡国中恢复了过来,所以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的人物。
孙膑是战国时齐国人,他一生命运坎坷,曾被同门庞涓陷害,而遭受膑刑,因此人称“孙膑”。他因创造许多著名的兵法,故被后人尊称为“兵学亚圣”。
张巡,唐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生于唐中宗景龙二年( 708年),卒于唐肃宗至德二载( 757年)。
“国士无双”──汉朝大将军韩信
“国士无双”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才智极为高超,而且在这一国之内无人能出其右。‘史记’淮阴侯传记载:“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淮阴侯就是汉朝刘邦的大将军韩信。
曾国藩的修身,人格修炼对他事业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
后来唐太宗登基,把李纲任为太子少师,让他辅佐教导太子,并且每次临朝听政,都会让李纲、房玄龄、王珪陪同坐在身边。李纲一生,正直为人,以义待人,不曾因胁迫和私利而改变初衷,但求问心无愧。他虽居高位,但乐天知命,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所以在任职期间,曾多次称病辞职归隐。自李纲起,李家五世同居,他的两个孙子也都因为舍生取义而闻名于世,为人们所称道。
在狄仁杰为相的几年中,武则天对他的信重是群臣莫及的,她常称狄仁杰为“国老”。狄仁杰喜欢面引廷争,武则天“每屈意从之”。久视元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赠文昌右丞,谥曰文惠。
颜真卿字清臣,生于唐中宗景龙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元年,享年78 岁。封鲁郡公,世称“颜平原”、“颜太师”、“颜鲁公”等。颜真卿幼年失怙,随母殷氏寄居舅家。颜氏世代家学渊远,名重当世。殷氏亦是名门望族。少年颜真卿在双方长辈的悉心呵护与严格教育下,学业精勤,尤工书法。
伏波将军马援,是帮东汉光武帝打天下的名将之一。据史书记载,马援像貌十分俊美,他还有许多名句流传于世,如“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及著名之《诫兄子严敦书》家训中的“画虎不成反类犬”等,都是励志名言也是为人处事的宝典。
汉武帝在位时,版图辽阔,国力强大,对横行于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采用汉高祖时代的和亲政策,而是对匈奴发动一波波的大规模反击。在对匈奴长达几十年的征战中,卫青、霍去病、李广三人,是抗匈奴名将,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战功最大者。
松江城西的一个村庄,在一处广阔田野中的墓穴里,夏完淳跟父亲寂静的长眠于此已经三百多年了。夏完淳不仅为明末抗清名将,也是早慧诗人、作家。
《三国演义》把张飞塑造成爱发脾气、大口喝酒的勇夫,其实在正史中他是一位能谋善武的大将。就是从古代留传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出他并非全然是有勇无谋的人。
在中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农民起义女英雄,当属清嘉庆初年王聪儿的揭竿起义。此次农民起义,是清代前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清王朝一共花了九年时间, 才把这场大起义镇压下去。不过,这次起义也让清王朝元气大伤,导致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郭子仪除了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之外,而且因为待人宽厚,所以从皇帝到庶民,甚至进犯的敌人,都曾经被他的德行所感化。
两京收复后,由于郭子仪的功劳太大,受到佞臣的妒忌,向肃宗进谗言解除了他的兵权。唐代宗继位后,唐军忙于对北方用兵,京城的兵力空虚。
春秋末年,齐景公在位时,有一次,晋国出兵攻打齐国的“东阿”和“鄄城”两个地方,燕国也出兵侵略黄河南岸地区,齐国遭到西、北两方夹击,情况十分危急,齐景公召集大臣商量对策,谁也提不出一个具体的意见来。
郭子仪是中唐时的名将,唐室江山多次在岌岌可危的情况下,都有赖他力挽狂澜,才使唐朝转危为安。
宗泽(公元1060年~1128年),字汝霖,谥号忠简,浙江义乌县石版塘人;相传宗泽出生时,曾有金麒麟现身,其母抱他到过宅旁的石版塘施洗,石版塘后来由此更名为麒麟塘。
梁红玉是南宋名将韩世忠的妻子。由于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所以梁红玉自幼就练就了一身好武功。
王翦是战国时代频阳县东乡人,从小就文武双全。他与儿子王贲都是秦王赢政手下的大将。
李广陇西成纪人,《史记‧李广列传》说他的祖先是李信,曾在秦时为将。在汉景帝时代,李广就已长期驻守边境,抵御匈奴的入侵,在最前线保卫着国家。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本兵书,内容是有关战争的各种军事问题,可以说是一本军事宝典,而写这本书的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武。
李靖名药师,为唐朝开国元勋,晚年被封为卫国公,故人称李卫公。他年少时,即聪明颖悟过人,常说:“只要有机会遇到明君,我一定要建立一番英雄的事业。”
赵云,字子龙,是《三国演义》蜀汉五虎将之一,素有“虎威将军”及“一身是胆”的美誉。其实赵云最令人后人称颂的不只是他的骁勇善战,而是他有不同凡响的优秀人格。
岳(飞)王墓在西湖栖霞岭南麓。岳王死,狱卒隗顺背着岳王尸身,翻出临安城,葬在北山上。后来朝廷购求葬处,隗顺的儿子来告,岳王得以礼服下殓。
岳飞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是南宋著名的将军,他曾说过一句名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在宋代这外患多又政治腐败的时代,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啊。
太宗尝谓侍臣道:“于今名将,惟世勣、道宗、万彻三人而已;世勣、道宗不能大胜,亦不大败,万彻非大胜则大败。”薛万彻为右卫大将军,慓悍骁勇,颇立战功,唯不识少文。太宗对文武有功的臣下,常妻以公主或宗女笼络,使他们乐于挥洒生命的伟力,做太宗雄才大略,建构“贞观之治”的推手。
常遇春像常遇春(1330~1369),明朝开国名将。字伯仁,濠州怀远(今属安徽怀远)人。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先是投靠刘聚,至正十五年(1355年)转投朱元璋,从此追随朱元璋南征北伐十四年,在兼并群雄、驱逐元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常遇春驰骋疆场,经历无数战役,屡建奇功。后来朱元璋在总结开国之功时曾说:“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认为常遇春的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常遇春先后做过总管府先锋、都督、统军大元帅、中翼大元帅等。在他一生的军事生涯中从没有打过败仗,所以他很豪迈地说能率十万军横行天下,所以军中常用“常十万”来称呼他,世人也都称他为 “天下奇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