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384)

下集-第三章:一段教书的日子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四节:天下靠自已去争(1)

听田大妈和胡德明向我介绍,在我还没有回来之前,母亲在这所医院受够了这所医院品格下流的员工欺侮。这不仅是中共划分五类实行“阶级斗争”的结果,也是丑陋中国人最恶劣的品性——欺弱畏强。

我的母亲个性并不软弱,但她是一个多年从事教育,有相当涵养的人,怎能同满口脏话,作风横蛮的造反天棒相对?加上她多年失去儿子和亲人,孤身一个老太婆,又怎经得起无产阶级专政野蛮的压力?所以,从旁人眼里看,她是太软弱太可怜了。

我刚回到她的身边,因为我熟谙中共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人性多有沦丧,弱肉强食这种动物低劣的品性尤为显着。所以我常常满身芒刺保护母亲,医院的下三滥们都畏我三分,母亲在我的保护下才相安无事。

就是那些对母亲一贯欺侮的人也一改老态度,表面上至少是客客气气的。

去二十四上课之初,既要复习数学知识,写教材,加上忙于整顿教学秩序,所以一连就有两周没有回家。好在,我的努力立刻收到了好评。学生们的家长已有口风,传言二十四中来了一个大学教授,教书颇为内行,课堂上清风雅静,既有此评,算是对我的鼓励。

天气日渐暖和,带在身边的衣物已到了换季的时候,所以,我选择了一个没有课的上午,八点钟为拿几件袷衣回了一趟医院。

我刚跨进医院的大门,便被医院后院里传出一阵女人的呵斥声惊住,那声音尖声吼道:“方坚志,我身上没有钱,今天伙食团的菜你自己去买!”

那命令的口气令我震惊,这女人名叫何玉,医院伙食团的炊事员,今年才二十岁,顶老汉班来的。大致因为从小受文革风气的习染,不但好吃懒做,工作极不负责,唯独长着一张尖刻的臭嘴,擅长泼妇骂街。

我来医院这半年多,便经常听见她同院内的病人争吵。所以无论是医院的职工还是病人对她颇有微词,给赠了一个“小刁妇”的雅号!

今天听她刚才的这么一喊,使我首先感到刺耳的是,她用轻蔑的口气直呼其名,吆喝年龄比她大三倍的老人!何况买菜是医院伙食团定在炊事员份内的事,怎么现在命令起挂号室里忙得不可开交的母亲去做?

倘若这事发生在几年前,母亲尚被全院职工监督劳动的时候,这种年青人对母亲呼奴使婢的口气倒也听惯了!而今,六十三岁的母亲虽入过中共的另册,但也是中共为她平了反,怎么还被呼喝?

于是我停住刚刚上楼的脚步,此时那何玉并没有看到我,还在一个劲的狂喊:“方坚志,我先给你说好,今天中午没有菜吃是你不去买造成的,如果大家要骂就骂你!”

这一天正逢赶集,来医院看病的人特别多,我看看挂号室里正忙得不可开交的母亲,根本无暇顾及她,这小刁妇明明是喊给医院职工听的,奇怪的是竟没有一个职工劝阻这蛮不讲理的女人。(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共统治下的大陆是一个只有独裁者政策,却无法律可依的地方,执政者可以随心所欲的颁布政策整人,以后,新的人上台又兴另一套政策;在这种不与人民约法三章,也不受人民约束的独裁统治下,有评理的衙门吗?!
  • 我本意想向往日的师长们,为我指点求职的门路。没想到,却从他们身上上了文革一课。亲身经历文革浩劫的钱教授,刚才表现出的想说又不能说的那份痛楚,不知写下来没有?
  • 小小一个区教育局,和它管辖下的托儿所,便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当官的绝不会根据母亲制作的几件玩具和撰写的几本教材,在工作条件、生活起居、住房、待遇等等方面按中共平反冤案的规定,给她起码的安置。
  • 既然平反是自上而下的一种施舍,有它的政治目的。落实到具体的人,工作也好,待遇也好,岂会超出共产党的恩赐?也不会让受害者摆脱当奴隶的命。
  • 我们边吃边聊,话题当然是“昔不如今”,这可不是共产党报纸上像宣传“旧中国”那样,向老百姓“灌输”的,实在因为昨天的饥饿在农民心中留下的伤痕太深,所以自然而然的谈昔今对比。
  • 说到弟弟,当年从电力校毕业被下放农村,开始就在这里落户,至今田大伯的儿子还保存着弟弟当年使用过的农具,这么十几年了,弟弟下落不明,每提到他,母亲都很伤心。
  • 何校长反右时整过不少的老师,被整的老师心有隐痛,现在,凡是他出面去请老教师,都会以年事已高相拒绝,迫使他想出用老师去请老师的绝招。
  • “反正学校的任务就是管着这些孩子不出校门,不到外面惹事就好”!他无所谓的说,只有对文革遗风无可奈何的人,才用这种自欺欺人的办法对付学生,这倒合符统治者的要求
  • 怕只怕执政者的顽劣,视教育如敝履,教育只当成粉饰社会一团糟的遮羞布,以此忽弄世界。用“教育兴国”欺骗百姓,用改善教育环境和教师地位的空话来欺骗社会。
  • 在他的人生中根本就没有“求知”,求理想这种想法,有幸于他父亲的权位既给他的前途打了包票,他还有什么“理想”可以追求呢?这种社会里产生的特权阶层,压根就把教育当成一种装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