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277)

中集-第九章:地狱里的火炬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五节:火炬战士,无愧当今的英雄(5)

(三) 从你身旁走过

我记不起广场中的方阵怎样在杨主任的吆喝声中起立,又怎样鱼贯着走出那农七队大铁栅门,我记不起自己怎样在枪口严密监视下踏上马路,只记得距铁门约五十米远的马路右侧,排列着今天枪杀的八具尸体。张锡锟头朝下方,背着那块临刑的铁插牌,斜躺在路边白桦树下的土堆上。

这样的展示,嫌公判大会上把临刑者死前折磨得血肉模糊还不够恐怖。故意将这些血肉模糊的尸体放在路边,在我们经过时从新体验一遍。

为了记念,我边走边数着路边的白桦树,从路边第一颗树开始数到第七棵树下,我清楚地看到,张锡锟脸上淌下的两道浓浓血痕。他双目紧闭,显示出舍弃一切的坚毅,脸上布满对灾难深重民众深深忧伤!!而他那微微张开的嘴,仿佛还在讲述他壮志未酬的遗憾和嘱托。

我在枪口监视下,一步一鞠躬从你的身旁走过。口中叼念着:“安息吧!张锡锟,我亲爱的战友!我将牢牢铭记你的嘱托!只要我一息尚存,就要为彻底埋葬这个罪恶的专制制度奋斗不息!只要我一息尚存,我要把你的光辉彰明世界;只要我一息尚存,我一定要让你的灵魂复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既然帮人修理收音机,那么调试电波频率便是一个工作程序,为校正频率,他只好将收音机对准“美国之音”频段上,里面传出来大陆的真实消息,很自然地吸引了他,这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通遍假话迥然不同
  • 敏感的张锡锟已经注意到黄学全心绪“不佳”。可他并不知道此时的黄学全已对他构成了严重的生命威胁。为了帮助这个儿时的小伙伴从苦闷中解脱出来,张锡锟想把火炬传递给他,让他看清当局的黑暗和自己该争取的前途,但是夏光然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 这一天,周志将《火炬》看完,按张锡锟的规定,准备在厕所当面归还。正当周志取出“火炬”交还张锡锟时,黄学全已跨进厕所。张锡锟正将火炬和一卷捡回来的“传单”往棉衣里塞,见黄学全进来,迟疑了一会。直到听见蔡先禄高声呼喊报告的声音,便觉得情况不对。
  • 这可是我平生第一次被这么彻底的搜查,但我已冷得发抖,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抵抗寒冷上,内心里却燃烧着一股怒火,多次向何庆云提出抗议:“你们究竟要干什么?处罚人也不能用这种办法”。
  • 今天狱方什么也没有搜查到,估计他们不会善罢罢休。林扯高经如此严密的搜查,竟没有从我们身上搜出“火炬”的一字一纸的“证据”,想到这里,身上感到稍稍暖和了些,头脑也开始清醒过来。
  • 我与何庆云长期打交道,彼此都了解对方的底细,我知道何庆云对林扯高闹出的这个“反革命集团案”很不服气,所以有意的给我留下替“火炬”抗诉的空间,何况这几天我已多次主动出击
  • 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林业队特别小监里的张锡锟和周志的安危了,尤其是张锡锟的危险处境,又处在严密隔离下。中共最容易在他身上使出哄骗和恐吓的手段,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 预审员提出的问题,招来了张锡锟的严辞反驳,他们反而在张锡锟面前变成了受审者。在这个视死如归的人面前,已经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得到新的口供,审讯记录上是什么也记不上去了。
  • 当局对政治上稍露反对锋芒的人所采取从重从快的严厉打击,是毛泽东独裁暴政的唯一手段。因为火炬传递的不慎,使张锡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在审讯中,张锡锟视死如归的精神,强烈震撼着他的心,使他意识到自己双手己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便在心理上解除了武装,何况动荡不安的社会,难说今后是谁持掌大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