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280)

中集-第九章:地狱里的火炬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 ,

笫六节:上苍对犹大的惩罚(3)

(三)黄学全

在出卖张锡锟的四名“犹大”当中,要数黄学全在何庆云心中的印象最坏,那是因为他累次的逃跑,创下了农六队逃跑的最高记录,也成了全农场的最高记录。

黄学全每次外逃,何庆云都要到场部管教科登记。在申请追捕组的追捕令时,何庆云照例会受到场部管教科的批评,最少也要受到埋怨:“你是怎么搞的嘛,你也太大意了,抓回来才几天,怎么又跑了?”

1976年,当黄母获悉黄学全有立功表现,六队正在整理他的材料,一种炽热的希望使她欣喜若狂。她向所有的亲戚拉债,在那种副食品靠票证供应的年头,通过走后门拉关系,弄出很多的高级饼子、炒面、猪油,每月装在大桶里,给她的宝贝儿子寄来。

六队的流放者,看到黄学全家里按月给他寄来了这么多狱中稀缺的副食,都以为他的家里是当今的哪一级权贵,殊不知这一切,都是黄母砸锅卖铁倾家荡产筹集来的。黄学全本人未必清楚在这些千里寄来的东西里,藏着他母亲从身上挤出来的血和泪。

在大田组的日子里,黄学全除自己暴饮暴食尽情“享受”母亲的血汗外,还用所余的东西请人帮他完成每天的任务,以逃避挑灯夜战的惩罚。用高级饼子收买其它的劳动力,又招致了组长的妒忌,常常借口他的任务完成质量太差,给黄学全小鞋穿,难免晚上“找原因”这种逼迫,又促使他窥测逃亡的机会。

当然对这个不孝不仁的人,老天爷并没有饶恕他。

正在窥探逃亡的机会时,不知他从什么时候开始,便感到肠胃不适,奇怪的饥饿感,使他暴饮暴食,而毫无节制的饮食,使他的腹痛一天天加剧起来。

半个月以后,黄学全发现排出的粪便是黑色的。唐启荣告诉他,可能是胃出血。要他在饮食上注意节制。为确诊自己的病,黄学全专门请了假去医院检查化验。化验的结果证实是肠胃出血。

由于病理上带来的恐惧,加速了黄学全最后一次的逃亡。从医院出来的当天下午,他乘四下无人的机会,仓皇的向梅雨方向逃去,可还没有逃到梅雨时,就被唐启荣察觉,立即派人去追,结果在梅雨的山沟里截住了他,只见那时他正蹲在地上,胃疼使他脸上沁出了豆粒般的汗珠,脸色惨白。

带回六队后,终于倒床,他日夜打定主意的逃亡计划被迫中止。

然而全组的人却纷纷议论,说他纯粹是自已饮食无度,家里寄来的东西太多,造成他死吃烂胀的结果。

徐世奎也公开指责他,还将家里寄来的营养品扣下,不再发给他。平时看不惯他的同组人,无不火上加油,代朝谋摆出自己的威风,还催促着已经倒床不起的黄学全出工。

那时,按队部规定,凡是未被医院收住的人,一律要出工。黄学全真的被代朝谋押到了工地上,听任同组人冷言冷语的讥讽,然而不出几天,黄学全在工地上开始吐血。

那是1976年夏天,距刘资元在医院自杀刚好半年,唐启荣因此把他送进了医院。

这一次,医院对黄学全进行了确诊,认定他患有晚期胃癌,并预计他最多只能活一个月,医院对他开了先例,向他母亲发了病危通知书。

接到病危通知书的黄母,怀着不安的心情匆匆从成都南下,千里迢迢的奔向盐源。

无需去责备黄母为不孝儿子所付出的一切。因为伟大的母爱是人类的共性,尽管不肖子辜负了自己的母亲,而母亲对儿子的爱,却永远是无私的。

黄母到了盐源农场医院的病床旁,见到了奄奄一息的儿子。她知道癌是绝症,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她是一路哭一路泪来到盐源的。出于母爱的天性,她已做了一个母亲可以做到的一切,悲痛之余,她才知道张锡锟的遇害,以及独生儿子的极不光彩行为。

原来张黄两家的母亲,素来都以姐妹相称,交往十分的亲密。

第二天,她匆匆赶到盐源县城,买了一大捆香烛纸钱,打听到埋葬张锡锟的墓地就在五号梁子上,便特别的找了一个人领路,陪同她一起来到埋葬张锡锟的坟前,默默摆开了香蜡,摆上特意选好的几个大苹果,一包花生米和一包切好的腊肉,放在准备好的三个盘子里,便开始在那坟前闭目,口中念念有词。深深鞠躬,请求张锡锟原谅她不忠不孝的独苗苗。

而今两个孩子,一个已埋在面前的土堆里,一个还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

她仿佛听到两个孩子儿时嘻笑声,她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大声地向着那灰色的苍穹悲嚎起来:“锡锟哪,我的孩子!我知道你死得冤!死得冤哪!我对不起你啊。黄儿对不起你啊,您就看在我这个孤老婆子的面子上,饶了他吧,饶了他吧……”

喊着,喊着,她已经跪倒在埋葬张锡锟的土包前面。一面用她那苍老的手抚摸着那坟堆上的黄土,一面向坟包连连叩头。

天边突然响起了惊雷,狂风徒起,浓云已从四面八方的聚拢过来了。“走吧!黄妈妈,天要下雨了,再不走,就……”那带路人带着伤感,催促着这个近似疯狂的老女人离开。

老泪纵横的黄母抬起头,在带路人的牵扶下,一步一颤地离开了五号梁子。

然而,黄母不管怎么的哀求,不管怎么的表白,都已经迟了。一个星期以后,她那娇生惯养大逆不道的独生子,终于在病床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儿子死了,黄母希望能把这个宝贝儿子的遗体运回成都,但遭到了场部的拒绝。

根据场部的规定,凡是服刑期未满的流放者死后,必须就地埋葬。无论黄母怎样苦苦哀求,当局还是在黄学全死去的第二天把他装上了一个简陋的“棺木”,由四个人抬着,送上了五号梁子,同张锡锟相隔了一个小山头埋下。

安葬的那一天,黄母跌跌踵踵来到几天前才来过的地方,上得山来,寻觅张锡锟那坟包,在她昏花的眼睛中,她惊奇看到几天前亲手摆的三个盘子和香蜡不见了。在那里,分明罢着一束刚刚从田野采来的弄得十分整齐的十样棉花!

张锡锟牺牲后仅一年,出卖他的三个犹大,相继带着罪恶去了地狱,这决不是巧合。

天地间自有一股正气潜藏,它通过惩恶扬善来显示自己的威严。(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可是我平生第一次被这么彻底的搜查,但我已冷得发抖,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抵抗寒冷上,内心里却燃烧着一股怒火,多次向何庆云提出抗议:“你们究竟要干什么?处罚人也不能用这种办法”。
  • 今天狱方什么也没有搜查到,估计他们不会善罢罢休。林扯高经如此严密的搜查,竟没有从我们身上搜出“火炬”的一字一纸的“证据”,想到这里,身上感到稍稍暖和了些,头脑也开始清醒过来。
  • 我与何庆云长期打交道,彼此都了解对方的底细,我知道何庆云对林扯高闹出的这个“反革命集团案”很不服气,所以有意的给我留下替“火炬”抗诉的空间,何况这几天我已多次主动出击
  • 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林业队特别小监里的张锡锟和周志的安危了,尤其是张锡锟的危险处境,又处在严密隔离下。中共最容易在他身上使出哄骗和恐吓的手段,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 预审员提出的问题,招来了张锡锟的严辞反驳,他们反而在张锡锟面前变成了受审者。在这个视死如归的人面前,已经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得到新的口供,审讯记录上是什么也记不上去了。
  • 当局对政治上稍露反对锋芒的人所采取从重从快的严厉打击,是毛泽东独裁暴政的唯一手段。因为火炬传递的不慎,使张锡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在审讯中,张锡锟视死如归的精神,强烈震撼着他的心,使他意识到自己双手己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便在心理上解除了武装,何况动荡不安的社会,难说今后是谁持掌大权?
  • 这样的展示,嫌公判大会上把临刑者死前折磨得血肉模糊还不够恐怖。故意将这些血肉模糊的尸体放在路边,在我们经过时从新体验一遍。
  • 在林扯高主持下,为四个人整理的减刑材料报到了场部,但是除了给四个人改善了一下环境外,他们并没有捡到什么骨头。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四个叛徒立即受到了上苍的惩罚。
  • 文革初期,因为他的牢骚,成为六队批斗的重点人物,张锡锟一度把他当成在六队的知心朋友之一,可惜张锡锟却忽略了刘资元素质上的缺陷,此人是一个自私、心胸狭隘、缺乏服从真理的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