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流浪心绪(五)胡思乱想

作者:梅花一点
font print 人气: 42
【字号】    
   标签: tags: , ,

流浪的心绪,往往来自无所谓的胡思乱想,不息不止,川流不停,宛如河流,苦恼无休。人人都说,如果不思考了,那不就是死了吗?看似他们都认识到,死去万事皆空了,一了百了,死亡如同成为无止境的空寂。没有了如果,生死就走不到轮回里来,意识之中永远也止不住流淌的滴滴泪水和鲜血。

或许某天要某个人坐在舒适的凳子上,允许他用一分钟定下了,看看自己能否不思不想?回答是:好累,怎么可能?翻江倒海的脑子,停止下来意味着什么?不可思议的不可能吗?

玄想的意念更是自以为在超越着某些哲思之中的事物。如同意义的丛林,伴随思想的路径,走向了迷茫,走向无法澄清的意会。路径的单纯,是在走思想的路,却无法超越意义的丛林幻象。如果没有神允许的一念瞬间,那就是从古至今都一样的结果: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路径在所谓的意念选择之中岔开了,走到哪儿才更无限宽广,或是死胡同的纠缠?流浪者流浪之路漫漫。

持钵乞食的修行者,来到一户人家,恰巧看见他们都在争吵,怒火中烧之中,厨房起火了,燃烧起来,厨房烧光了。很快,里面的鸡鸭鱼全烤熟了,放好锅里的米也半生熟。那户人家看见了修行者,急忙也把食物摆出来,任意由修行者挑食。可是修行者只要煮好的米饭团。家人们赶紧在一堆烧成废墟的厨房旁用石头砌起一个灶子,生火把半熟的米饭煮好了,给了修行者。修行者启程前谢过施主们,说了一句:勿要贪嗔痴,他日有缘遇正法。@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读诗经,七月流火──是的,在沃野的深绿原野上,到处都流动着金色的火焰。
  • 多读多写,应是古往今来著名作家取得成就的经验之谈。北宋欧阳修曾说:“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
  • 不过,无论如何,读书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是密切的。一方面固然有借鉴的作用,而另一方面,还有继承别人的知识和经验,读书明理的作用。
  • 画鹰岂能似木鸡, 静态写真亦何奇? 须知丹青可贵处, 不在一毛共片羽!
  • 恰似音韵悠扬的笙箫声里,间或传出战鼓的隆隆;清雅温柔的琴瑟音中,时而传来洪钟的嗡嗡!——噫!这就是“笙箫夹鼓,琴瑟间钟”。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多么需要有这种相反相成的胜境啊!
  • 很快,上了岸,最先到达的不是你,也不是我,更不是他们,而是一无所有的无所不在。
  • “文革”时,我上中学,学校三天两头搞运动。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也像中了邪,满脑子“斗争”的想法,天天想着开忆苦思甜会、批斗会看热闹,哪里知道学习。
  • 歌德很欣赏德国画家鲁斯的动物画。有一回,他拿出了自己珍藏的鲁斯的版画册,里面画的是各种各样的羊。这些羊,在不同的情境中,现出不同的姿态:那含情的面孔,那卷曲的羊毛,都画得维妙维肖,逼真动人。
  • 梦想者在设计着一个来自可有可无的愿望吗?随手的抛掷,远远的入海无声,浪花四溢,潮水无情。祈祷开始了,刚刚的启程没有任何可靠的依据。
  • 时而,穿墙而来,笑语连连;时而,翱翔花丛,细细品味;时而,挥手而过,光艳四溢;时而,耸立肩头,扑之无影。若是前世的福分,积累今生的遇见,会是时间之神赐予的造化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