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秉持正义的风波和尚

沈攀
font print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30日讯】南宋时中国出了两位著名的和尚,一位是“颠僧”济公,另一位是“疯僧”风波和尚。这两位疯疯颠颠的和尚都成了罗汉,被民间供奉敬仰。

风波和尚生活在南宋初年,是一位颇有胆识的和尚,他以“扫秦”的事迹闻名于世。相传,奸相秦桧诬陷抗金英雄岳飞,以“莫须有”罪名将其打入大牢后,不能决断如何处置,遂到灵隐寺求签,遇到风波和尚。风波和尚对秦桧等人大笑,问秦桧:“曹操也是一世之雄,可今天到哪里去了?”秦桧询问此意何在。他说:“天理昭彰,忠奸自见,善恶有报,相公身居宰相之位,一只手可以擎住天,为什么要杀栋梁之臣!国家安危,难道就不理会了吗?”秦桧问:“谁是栋梁?”风波和尚正色道:“岳飞将军!”丧尽天良的秦桧毫不理会。风波和尚大笑:“愚蠢之人,还不醒悟;后悔也来不及了。”然后愤怒地用破扫帚照着秦桧脸上没头没脑的扫去,扫完扬长而去,踪影转瞬全无。秦桧被扫得丧魂落魄,狼狈而去。这就是著名的“疯僧扫秦”的故事。

疯僧扫秦的故事传开后,民间将对岳飞的敬爱,对惩处奸相的快意,统统集中到疯僧身上,就将伸张正义的“疯僧”列入了罗汉队伍。二位南宋奇僧,一颠一疯,在各处寺院的大殿占有一席之地,相映成趣。

九华山旃檀林的大雄宝殿内,就供有两个小雕像,一个是济公和尚,造型如天仙;另一个是风波和尚,左胁下有一扫帚,手挥佛尘,一心想扫灭秦贼。只要是人群集聚之地,即使地面很清洁,他也要挥动笤帚扫地,说是“扫秦”,时时提醒人们不可忘记共同除去奸贼。

【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讲到“韬光养晦”,似乎是中国人永远会引以为自豪的古老智慧。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和甘为奴仆的忍辱负重,终于在受尽耻辱之后,使他在与吴王的争霸之业中,报复成功,一雪前耻。这个故事一直是帝王师们教导皇帝怎样奋发图强的经典保留节目,也是当代国人热衷的历史典故之一。各类史书、文学演绎、影视改编,都把勾践作为正面形像加以渲染—能屈能伸、终成大业的英明君主。在某种意义上,勾践已经作为一种人格典范、进入了国人的集体潜意识。家长们、老师们也经常用这个典故教导孩子的。与此类似的全民教材,还有韩信受“胯下之辱”而终成伟业的典故。在国人的心中,这类历史典故充满表现了高超的生存智慧,却从来没有认真反思过,这类实用的、甚至投机的智慧之中潜含的厚黑内核。
  •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枫桥镇,坐东朝西,面对古运河,在晨曦一抹或暮色苍莽之时,于湖水岸边听得入耳的木鼓钟声不觉令人感叹天地悠悠的怀古幽思,人人不由自主的吟唱唐代诗人张继的千古大作《枫桥夜泊》
  • 倘若欣赏一个人,应当如何赞誉?在众多的誉美之辞中,诸如:以玉树临风形容倜傥之士;以云中白鹤形容隐士高洁;以璞玉比喻有潜质而未经雕琢之人;亦或如瑶林琼树,比喻一个人容貌才智出众,犹如风尘外物……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赞誉,即以镜喻人,百代流芳。
  • 在水浒故事中,每当豪杰出场,必有诗文介绍其名号与绰号。唯独武松出场时,绰号一直空悬未着。
  • 古代的史家并不避讳将神奇的预言采撷入史,三国相关的史料中,关于预言的记载很多,其中不乏采自谶纬之言。
  • 齐国左相出访鲁国,他那豪华的车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鲁国大夫叔孙豹善于预测,当即预料了左相的结局。宴会上,齐国左相举止失礼,叔孙豹辛辣地讽咏道:“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看那老鼠都还有张皮,这人却没有礼仪,不死还等什么?如此辛辣的讽谏,齐国左相做出了怎样的回应?
  •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点,概说东汉末年由一统江山分裂为三国鼎立的局势。然而,历史大局的演变,真的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结果吗?
  • 汉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一日,沛国谯县的天空中,一只散发着金黄光芒的黄龙,轻盈矫捷地遨翔天际。百姓们纷纷举头注目,大感惊奇,消息也不迳而走,传到了京城。
  • 西汉末期开始,民间就流传着一则语意不明,扑朔迷离的预言:“代汉者,当涂高也。”
  • 西游记
    八戒相貌欠俊,怕吓着众人,于是嘴拄着墙根,死也不动。悟空见朱紫国挂了皇榜,于是念声咒语,揭了皇榜,悄悄塞到八戒身上。国王久病不愈,难道需要“八戒”?悟空进宫给国王治病,他的孤拐脸把国王吓得战战兢兢,为何悟空说他一千年也好不了?悬丝诊脉、三折肱又有怎样的含义?重温西游故事,试探其中寓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