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杨彦骐
font print 人气: 10645
【字号】    
   标签: tags: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短短两句的成语,引出众多美女的典故,足以证明两句成语对美女形容之极致,这在中国历代的诗词成语中,诚属罕见。

女孩有多美,文墨雅士常用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美女之艳貌,让鱼见羞而沉入,让雁见惊而高飞,使月蔽闭,使花含羞。

一般来说,大都认为“沉鱼落雁”是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毛嫱是越王的嬖妾,与西施齐名;丽姬又称骊姬,为晋国之宠嫔。李商隐的诗作〈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曾描述丽姬之美:“邹颠蓐发软,丽姬眉黛浓。”根据成玄英的解释,庄子这段〈齐物论〉原是言人之所美,鱼鸟糜鹿不知其美,以明凡夫愚迷,妄生憎爱,世间固无真是非也。后来流传的传奇小说,反而将沉鱼落雁用为形容美人之辞。但后人认为唐人宋之问〈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沉荷花。”才是传奇小说中沉鱼落雁的由来。

宋之问〈浣纱篇〉形容的美女,是春秋时代越国的女子西施。传说西施在溪边浣纱,溪水倒映着她婀娜多姿的身影,美丽动人,连溪水中的游鱼看了都忘了游水,结果鱼儿竟然慢慢地沉到水底。当地人见此状无不啧啧称奇,就送给西施“沉鱼”的美号。

至于“落雁”,有人认为指的是王昭君,据说,汉代的王昭君被迫与单于成婚,身处北方大漠的王昭君,每每见到雁群南飞,便想起南方汉土,触景生情的弹起思乡琴音。不料,飞雁听到了王昭君的忧伤琴声,竟忘了拍振翅膀而跌落到地上。

“闭月羞花”这句成语,主要出自两个典故,一是《文选》曹植〈洛神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一是李白〈西施诗〉:“秀月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据说,曹植的〈洛神赋〉是描述他爱恋的嫂子甄宓。甄宓原是袁熙的妻子,在官渡之战后,为曹操所虏获,曾引起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相互争爱,后嫁给曹丕,然父子兄弟间,因而感情破裂,传闻情灭的曹植,在郭皇后毒害甄宓香消玉殒后,于洛水河畔写下这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传世佳作。

也有人将闭月的典故指向貂婵。貂婵是汉献帝大臣王允的歌妓。根据《三国演义》所描述,貂婵在花园拜月时,忽然一阵清风,吹来一片云,把明月给遮住了。王允暗中窥看,借机渲染让外人听见:“貂婵比月亮还要美,月亮都比不过她,因而躲在云后面去了。”也就这样吸引了当时朝中两大乱臣董卓跟吕布的注意,进而施以美人计,离间董吕二人,让吕布因貂婵而杀董卓。

李白的〈西施诗〉,很明显的是在赞颂西施之美。不过,有人认为“沉鱼”已是西施美的象征,“羞花”应是另指其人。

民间传颂,“羞花”乃是指贵妃杨玉环。杨玉环被唐明皇选入后宫之后,据说,有一次杨玉环在花园中游玩赏花,无意间触碰了含羞草,含羞草立刻合起了叶子,宫女们见此状,无不赞叹杨玉环之美足以“羞花”。当然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唐明皇的耳中,引发皇帝的注意与爱怜,自此以后,杨贵妃便集宠爱于一身,让六宫粉黛无颜色。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短短两句的成语,引出众多美女的典故,足以证明两句成语对美女形容之极致,这在中国历代的诗词成语中,诚属罕见。@(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枫桥镇,坐东朝西,面对古运河,在晨曦一抹或暮色苍莽之时,于湖水岸边听得入耳的木鼓钟声不觉令人感叹天地悠悠的怀古幽思,人人不由自主的吟唱唐代诗人张继的千古大作《枫桥夜泊》
  • 倘若欣赏一个人,应当如何赞誉?在众多的誉美之辞中,诸如:以玉树临风形容倜傥之士;以云中白鹤形容隐士高洁;以璞玉比喻有潜质而未经雕琢之人;亦或如瑶林琼树,比喻一个人容貌才智出众,犹如风尘外物……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赞誉,即以镜喻人,百代流芳。
  • 在水浒故事中,每当豪杰出场,必有诗文介绍其名号与绰号。唯独武松出场时,绰号一直空悬未着。
  • 古代的史家并不避讳将神奇的预言采撷入史,三国相关的史料中,关于预言的记载很多,其中不乏采自谶纬之言。
  • 齐国左相出访鲁国,他那豪华的车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鲁国大夫叔孙豹善于预测,当即预料了左相的结局。宴会上,齐国左相举止失礼,叔孙豹辛辣地讽咏道:“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看那老鼠都还有张皮,这人却没有礼仪,不死还等什么?如此辛辣的讽谏,齐国左相做出了怎样的回应?
  •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点,概说东汉末年由一统江山分裂为三国鼎立的局势。然而,历史大局的演变,真的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结果吗?
  • 汉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一日,沛国谯县的天空中,一只散发着金黄光芒的黄龙,轻盈矫捷地遨翔天际。百姓们纷纷举头注目,大感惊奇,消息也不迳而走,传到了京城。
  • 西汉末期开始,民间就流传着一则语意不明,扑朔迷离的预言:“代汉者,当涂高也。”
  • 西游记
    八戒相貌欠俊,怕吓着众人,于是嘴拄着墙根,死也不动。悟空见朱紫国挂了皇榜,于是念声咒语,揭了皇榜,悄悄塞到八戒身上。国王久病不愈,难道需要“八戒”?悟空进宫给国王治病,他的孤拐脸把国王吓得战战兢兢,为何悟空说他一千年也好不了?悬丝诊脉、三折肱又有怎样的含义?重温西游故事,试探其中寓意。
  • 西游记
    经过繁华的闹市,向来嘴馋的八戒却与美食失之交臂,这其中有哪些寓意?悟空与八戒携手买调和,看似日常生活化的描写,是否有什么隐喻?换个角度看西游,会发现不一样的义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