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少年太学生

作者﹕慧勉
font print 人气: 24
【字号】    
   标签: tags:

尚书还乡

兵部尚书吴琳,在明代洪武六年改任吏部尚书,曾与詹同(人名)轮流主持吏部事物。第二年,吴琳请求辞职,退休回到家乡。

对此,明太祖朱元璋有点不能理解,便派使者前去暗查实情。使者来到吴琳的老家湖北黄冈,悄悄借住进一个素不相识的的农户家中,看到一位老农,坐着小凳子,在田间拔起秧苗,撒向没有插秧的稻田,样子十分细微认真。

使者上前问道:“此地有个当过尚书的吴琳,他住在何处?”

这个拔、撒秧苗的老农,停下手里的活计说:“我就是吴琳。”

使者回到朝廷,把见到吴琳的情况,禀报给朱元璋。朱元璋对吴琳赞叹不已:“真是一位高人啊!”(事据《明史》)

【附言】

倚靠着栏干欣赏月亮,心思早已飘向银白无瑕的境界;打开山居的门扉,坐看山间自由舒展的云烟,别是一番情趣。

难道真要看到一切都烟消云散,宴残狼藉,直至累倒、忙死在名利场上,才肯闭眼吗?

少年太学生

王充小的时候,是个文静的孩子,而且有点孤僻,他喜欢一个人待着,不喜欢好多人在一起打打闹闹。

他的父亲见他这样,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一起玩,多热闹啊!你怎么不跟大家在一起玩呢?”

王充说:“他们总是上树逮鸟,要不就是捉蝉,还耍钱,没多大意思。我不喜欢跟他在一起玩。”

“那你喜欢干什么?”父亲又问。

“我喜欢看书写字。”王充回答。

父亲听了很高兴,就开始教他认字。那时候,王充刚六岁。

过了两年,他八岁了,父亲就送他进书馆去念书。

有一回,老师给他讲《论语》和《尚书》这两部书。讲完以后的第二天,教师让他背诵。他一字不错地背了出来。教师又惊又喜,问他:“别的学生都怕背这两部书,你怎么这么快就背下来了?”

王充回答说:“你讲一段,我就背一段。一天就能背下一千多字。所以,你讲完后,我也就背下来了。”

因为王充学习进步快,十五岁的时候,他被送到京城洛阳,进了最高学府:太学,当了一名“少年太学生”。(事据《后汉书》)

【附言】

程子教人以静为本,朱子教人以敬为本。静的人,心中没有妄动的念头;敬者的心中,则常常保持觉醒的状态。而且静能使人延年益寿,敬能使人日益强大,做学问的功夫在此,养生之道也在此。静与敬,对人有很大的益处,学者们不可不在此下功夫。王充便是得益于静敬二字。

宋代和明代,有许多文人,受佛家影响甚深。静敬二字,远远不只学者在这上面获益匪浅。就是一般人,只要学、做到这两个字,也能得到不少好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知道大难即将临头,不等于没有灾难,这是没有预见性的可悲,此之谓“燕雀之智”。
  • 正当他得意地航行时,天气骤然变化,巨浪互相撞击,发出震天动地的轰响。
  • 从前齐国有一个人,整天贪恋着金子。一天清早起来,他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赶到市上,走进一家金店里,伸手拿了一块金子,回头就跑。
  • 从前有个叫吴生的人,很势利。有一回,他偶尔赴宴,见稍后到来的一个 人,身穿朴素的粗布衫,,便有几分轻视。
  • 在郑县这个地方,住着一个名叫卜子的人。他的裤子穿得又脏又破,便买来一块布头,叫妻子为他做一条新裤子。
  • 古时候,赵国有一户人家,老鼠成灾。老鼠吃掉了这家人的粮食,嗑漏了箱柜,咬坏了衣物。这户人家想了许多办法,始终没能消灭这群老鼠。
  • 田野里有一种小动物,名叫“梧鼠”,毛色青黄,头像兔子,尾上有毛。也有人把它叫做“鼬鼠”或“五技鼠”,因为它有五种本领:会飞,会走,能游泳,能爬树,又会掘土打洞。
  • 钱若赓把自己判断的根据讲出之后,那个狡猾的旅舍店主,顿时脸色煞白,只是一味地磕头认罪。
  • 李厚被贬斥降职后,高兴地上了路。他说:“我怎能随便地同意死刑案件,来讨好皇上呢?”
  • 王蓝田坐在下席,说:“丞相又不是尧舜,怎么能每件事都做得对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