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 “无礼犯上”安彦威悔过自责

作者:宋宝蓝

安彦威位高权重,没有不好的名声,这都是刘姓官员协助的结果。图为明朝《徐显卿宦迹图》之“轮注起居”。(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03
【字号】    
   标签: tags: , ,

安彦威,字国俊,是五代十国后晋节度使。安彦威身边有一个刘姓官员,是他的得力助手。

安彦威晚上必会召见刘某,共同审议大小事项。安彦威位高权重,却没有不好的名声,刘姓官员的协助功不可没。

安彦威任职河东期间,曾经连续奏请十多件要事,但是迟迟没有得到朝廷回复。

一天,安彦威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宾客,当时有人谈到这件事,安彦威为此愤愤不平,好像很厌恶当朝执政者,他说:“我所奏请的事情,都是完全可行的,何况我还是西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先后呈报的奏章,怎么都没有回复呢?一定是有人在遏制,阻绝我。”

出席宴会的宾客们面面相觑,但因彼此都有所顾虑,所以没有人答腔。这时,站在安彦威身后的刘某,在他耳边悄悄地说了几句话,接着就对宾客说:“中书令有些腹痛,暂时回避一下。”刘某起身告辞,宾客都信以为真,也全都退下了。

清画院《十二月月令图‧八月》局部。(公有领域)
一天,安彦威家中举行盛大的宴会,安彦威当着宾客面前说:“我所奏请的事情,都是完全可行的,何况我还是西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先后呈报的奏章,怎么都没有回复呢?一定是有人遏止,禁绝了我。”图为清画院《十二月月令图‧八月》局部。(公有领域)

安彦威进入内宅,刘某跟着他,安彦威进入中门,走到堂前中庭,刘某依然跟着。中书令觉得很奇怪,回头看看他。刘某说:“我有话想对您说,但是不想让外人听到。”

二人进入堂前中庭,待中书令坐下后,刘某才说:“我服侍您很久了,受到您的恩惠也很多。近日看到您的所作所为,担心会招来灾祸,不忍心和您诀别。我今日乞求您降罪,杀了我,以报答多年来的知遇之恩。”

说着,刘某两手抓起襆头巾扔到地上,怒目圆睁地站在原地,闭气闭了很久都没有喘息,不久就跌倒在地。安彦威亲自将他扶起来,令几名婢女扶他坐着。过了很久,刘某才能开口讲话,他只说:“我犯了死罪。”中书令不解,满宅院的人听了也感到惊讶。原来刘某故意将头巾扔到地上,露出愤怒的表情,是抗议主公没有谨言慎行。刘某看似无礼的做法,其实是希望把主公引上正道。

中书令屏退所有的仆人家眷,对着刘某好言相劝,安慰他,问他发生什么事了。刘某说:“中书令,您安享大富大贵,朝廷又重用您,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您位高权重,前后上奏的那些事,朝廷不是不知道。虽然都没有获得许可,却都是好事啊!”

安彦威任职河东期间,曾经连续奏请十多件要事,但是迟迟没有收到朝廷回复。图为《王琼事迹图册》之职专巡抚。(公有领域)

安彦威说:“我奏事前后十多次,全都不准行,怎么能说是好事呢?”

刘某说:“如果您性情凶狠险恶,占据这山河之险,朝廷拿您也没办法,只好任您在这里肆意妄为,也就是说事无大小,全都允许您去做的话,那您将大祸临头。当今天子圣明,宰辅也很称职,知道您为人忠贤,您上奏的那些小事,不允许实行,这是朝廷对您不疑啊。朝廷既然不疑您,您为什么还要对今天赴宴的宾客说那番话?希望您谨言慎行,免得祸从口出。”说着,就请求以死谢罪。

安彦威说:“你为主人担忧至此,怎么还能说寻死的话呢,这教我如何心安?大概是老汉我死期快到了,我的罪扰乱了你,这不关你的事,我已经知道过错了。”说着,就召唤仆人为刘某梳理,安彦威从地上拾起刘某的襆头巾,用自己身上穿的官服的衣袖为他擦拭。

安彦威叫女仆为刘某重新裹上襆头巾,刘某摇头不肯接受,安彦威就亲自为他裹上,再三安慰他并向他道谢。刘某感激涕零,他为自己无礼犯上,感到惭愧,一连几日都没有吃饭,眼看他一天比一天憔悴,安彦威每天都派自己的儿子去探视、问候刘某。

安彦威并召来家中子弟,告诫他们:“你们不要认为刘某是个没有意气才智的汉子,是他以恳切的话救了我,类似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我们家上百口人全靠刘某的忠于职守才得以保住富贵,朝廷厚待我,也全是刘某的功劳。日后若我死了,你们对待刘某的家人,也要像我在世的时候一样,不要使他们吃穿用度有所缺乏。”

安彦威去世以后,他的孩子遵照他的话行事。

北宋宰相张齐贤记载安彦威和刘某的故事,称赞安彦威胸怀大度,善于纳谏,是王侯中的贤者;称赞刘某行事磊落,真的是以大丈夫那种赤诚去对待上司。@*

事据:《洛阳搢绅旧闻记》卷四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成祖朱棣着衮龙袍像。(公有领域)
    成祖得天下后,选拔了一批亲信大臣“并直文渊阁,预机务”。对待功臣和追随自己的,他采取与明太祖不同的做法,即善待他们,并且只要是自己选中的就用人不疑。他曾对群臣说:“君臣不能保全者,常始于不相信。苟不相信,即父子将为秦越,况君臣乎!吾于诸功臣,报之厚而待之诚,常见其善,不见其不善,惟其才而任之,保功用人,可以两得。”如御史曾弹劾西宁侯宋晟专权,不经报告就处理事情,成祖就对御史说:“任人不专能办成事情吗?况且一个大将远在边关,怎么能要求他事事都根据朝廷的旨意呢?”为此,成祖还特意下了一道敕令,让宋晟便宜行事。
  • 在古代,如果有谁敢在皇帝面前指出皇上的过失,或坚持己见杠上皇帝,或不行跪拜之礼佛袖而去,就可能会因对天子不敬的言行,以“大不敬”的罪名招来杀身之祸。但在贞观时期,只要是为国家社稷着想,诚心指出并纠正皇上的缺失,不但不会受罚,说不定还能得到丰厚的赏赐呢!也唯有唐太宗这样心胸宽广的皇帝,才能有如此豁达的境界!
  • 《贞观政要》是一部记录唐太宗君臣对话的政论性史籍,凝聚了太宗治国的理念与智慧,是古今中外领导者的必读经典。(博仁/大纪元制图)
    历史上,唐太宗以虚怀若谷、知人善任的美德,与治下群臣共同留下许多佳话。在《贞观政要》的开篇中,唐太宗向臣子三次发问,探讨为君之道,点出为政者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臣子的答案,也堪称盛事治国的总纲。
  • 图为刘向着《古烈女传》。(公有领域)
    当庄侄见到国君的车队驶近时,就立刻竖起大旗。楚王看到后,命人去询问究竟。使者如实回报:“有一个女童,跪在旗下,说要给大王进谏。”楚王感到有些惊奇,很想听听她说些什么。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的《劝学诗》激励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他的书法丰厚雄浑,雍容正大,法度谨严又气势磅礴;他为官清廉,正直敢言,凛然赴难,视死如归,其忠义大节,光风霁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范——大唐书魂颜真卿。
  • 岳阳楼
    《岳阳楼记》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学磁场,吸引、感染着接触到这篇文章的读者。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独具慧眼地对范仲淹的约请,后人就读不到这篇绘声绘色描写浩渺的洞庭湖变幻无穷的风光、迁客骚人对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后又转化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浩叹的美文。
  • 民间过大年前有祭灶神的风俗,祈求福禄临门。在东汉时,“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孝子黄香却“不祭灶”,到底是怎回事?而且,他从一介贫民转身为得皇上赏识尊重的贤臣,掌管国家枢机要务。这样的福分从何而来呢?
  • 明孝宗弘治二年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赐谥“肃愍”。明神宗万历十八年改谥“忠肃”。于谦蒙冤于一时,却万世不泯,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 《书经‧大禹谟》有句话:“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自满会招致失败,谦虚会得到益处,这是自然的规律,普遍的真理。而耿直敢言的伯宗,却无法遵从。不过伯宗的妻子却深知此理,后人称赞伯宗妻子知“天道”,从而保全了儿子的性命。
  • 明孝宗弘治二年,朝廷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浙江巡抚傅孟春认为“肃”之一字,未足以尽于公之良惠忠贞,为此具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