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讲理无效时

文/道格拉斯‧莱利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迟早,你会面对讲道理也没用的时候。有时,他就是要为所欲为,不管你说什么。这现象在青春期并不稀奇,但那若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可就不一样了。

采取渐进的处理步骤
就像前面提到的,叛逆的孩子认为只要忽略你够久,就可以打败你。为了不落入许多父母都会掉入的陷阱,你必须采取下一个步骤。你会发现,除了什么也不做之外,还有许多可以做的事。第一步是找个起点。

就心理层面而言,“好好的谈一谈”总是大家最常开始用的方法。这可以教孩子学会讲理、合作决策的价值,同时等待观察他的行为改变会产生的回馈。但是ODD孩子的心往往非常脆弱,表面上看来非常勇敢、强健,事实上,常无法接受别人给予的回馈。他们常自挖墙角,然后死不认错。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只要你告诉他们什么事做得不好,就好像彻底否定了他似的。这就是为什么他拚死也要证明你说的不对。

在某些家庭中,说理无效就好像核弹爆发一样,父母亲开始过度反应,连大人的行为都开始变得非理性和情绪化,就跟ODD孩子一样。不做反应纵然不好,过度反应也不恰当。

你最好心里先有个谱,当说理没用时,下一步该做什么,然后接下来第三步、第四步……。每一步都比前一步再强烈一些,例如,在房间待上十五分钟,就比不准用电话、骑脚踏车、见朋友来得温和。

你最好先按顺序把这些可以采取的步骤排列下来。先从最轻微的开始实施,到限制最多自由的处置。总会在这渐进步骤中的某一步,引起他的注意。

来一点小小的警告
当用说的无效时,下一步就是一点小小的警告,让他知道他的不当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当警告无效时,你就要采取行动策略了,如取消权利或限制自由,让他开始在意。如果这还不见效,你就取消、拿走更多且更久。下面我们会仔细讨论这个过程,同时我要再讨论警告系统。适当的警告,等于给你的孩子足够的回馈,让他调整不当的行为。记住,当警告就有效时,不要处罚。

第一类型的警告,就是上面曾谈到的,口头上的警告。应该让你的孩子知道,他令人困扰的行为是什么,他将为这样的行为付出什么代价,而其替代的想法和行为是什么。但口头的警告对有些孩子是无效的,这时你就可以尝试其他类型的警告了。以下介绍的方式较适合青春期前的孩子,对一般的青少年较派不上用场。对青少年而言,口头的警告是很实际的策略,因为他们必须学会对口头警告有所反应,否则,不会再有解释或争论,直接就处罚了。

不要太容易放弃
有的父母会发现,某些警告方式会有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有效期,然后就失效了。这在家中的行为回馈系统运用上,是常见的现象,不要担心。只要这样的情况发生,转而使用其他方法,或是结合几种方法一起使用就可以了。勇于尝试,随时修正,找出最适合你们家使用的方法。但记住,不要太容易放弃,无论你采取的是任何一种方法,刚开始的时候,你那叛逆的孩子一定会忽视你所做的,接着就是击败它。

常常,父母亲在尝试这些方法一个星期后,会带着孩子回到我的诊疗室说:“没有用。”我通常会建议,实施一个月之后再决定是否有效。请注意,如果你的孩子始终认为他可以击败你,那么警告是不会有用的。只有在孩子相信他的不当行为真的会让他付出代价时,警告才会有用。下面就列出一连串警告的程序。在实施之前,和你的孩子坐下来好好的讨论,并且让他知道你是认真的。

数三下给予警告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数三下”。告诉你的孩子,每当他又做出不当的行为时,你会叫他看着你的眼睛,然后数“1”。

让他知道,你要花一点时间和他讨论他的行为了。但不要彼此争辩,也不要谈细节。告诉他如果这行为持续下去,几分钟后你会数“2”;再几分钟后,若他还是继续,你会数“3”,然后他就出局了,处罚就要开始了。至于如何处罚,后面的章节会再讨论。

这套做法最漂亮的地方,是让父母避开争辩,只要说一个字,却是强而有力的讯息。当你说“1”时,是一个警告,提醒他放聪明点,否则会有不好的事发生。当你说“2”时,代表警告已快结束了。“3”所代表的意义就不用说了。和其他所有的方法一样,从一数到三要有多快,经过尝试,你会找到最适当的速度,而他愿意接受警告的意愿有多高是最主要的因素。◇

摘自《孩子,我陪你度过叛逆》 新手父母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全面变动的历史阶段,传统的价值系统受到了最严厉的挑战。这一百多年中,我们一方面看到传统价值观念的解体,另一方面也看到种种现代观念的出现。但是价值系统所涉及的不仅是观念世界,更重要的是日常人生。
  • 张文和是个传奇人物。在台湾精神医学领域里,就我所知,大概除了林宪教授之外,很难再找到像他这样,活得如此丰富多采、充满曲折与惊喜的大半生。

  • 就在张文和医学院三年级那一年,北京医学院(以下依北京当地习惯,简称“北医”)附设精神病院,住进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 母亲是外婆的养女,在我有记忆的岁月里,我的家庭过得非常的艰辛不顺遂,饱受生活困顿煎熬的母亲,常常向我们叙述着外婆对她种种不公平对待情事。讲到情绪激动处,我们常常是变成了她情绪宣泄的唯一出口。如今,那受苦的母亲已回归天家,而那受伤的孩童,正在学习的道路上迈开步伐,尝试着让那受伤的内在结疤。
  • “当我十五、十六岁时,我真的很想杀掉母亲,真的,我就是这么恨她。她从来不允许我有自己的想法,她总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想控制我。”

  • 在当今体验消费兴盛的时代,能否产生消费者情绪的共鸣,是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关键。Apple的iPod、Starbucks的咖啡,或是本书中所提到的Wrangler吉普车、Chrysler PTCruiser休旅车……有许多不胜枚举的例子可说明情绪对消费者的影响力。
  • 本书前文提到,每个物种因DNA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异,我称此为生物结构。此外,每个文化都有其结构,也就是生物结构的延伸扩大。生物结构指出一种需要,而文化结构从特定文化中的各种变数角度诠释这种需要。
  • 没有热忱,无法缔造伟业。

    ──雷夫‧华尔杜‧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尽情活出他的生命

  • 有自我的主张,是很重要的自主与人格成熟的发展里程碑,青少年为了坚持己见,父母难免会经验到子女的叛逆行为。但叛逆过度与不当膨胀,以至于目无尊长,极力挑衅权威与伦理规范的对立反抗行为异常者,带给父母、家庭与学校的困扰与煎熬,非身陷其中者是无法体会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