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园静坐

文/张殿文
font print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早期佛教经典《法句譬喻经》中用人生往而不返的历程,来强调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不是“我”所能真正拥有。

企业的主体是“人”
不管是名牌商品,或是豪饮夜宴,从今天的消费型社会来看商品的意义,会发现买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比想像中困难:如果“明日的我”已不是“今日的我”,而“昨日的我”所购买的东西,真能符合自己的“需要”?

拥有和需要,变成一件抽象的事情。原本,我希望看完本书的读者,能够将过去接触过的通路管理、品牌管理、整合行销、商品开发、电子化流程、门市经营、教育训练及跨国策略联盟主题等,一次贯穿,藉由台湾2,300万人口的市场、每日600万便利商店消费人次的学习、12,000件商品、4,000多家门市、上千位加盟主、三班制24小时轮班,最后变成一句“欢迎光临”,让川流不息的顾客继续流动。

后来,我在徐重仁总经理身上学到最重要的一件事——“融入顾客情境”其实说明企业的主体是“人”,企业流程的本身绝不是把一件事情赶快结束而己,而是如何在过程中增加价值,而且只有人,才能帮流程加值,这也提醒我在采访时收起了记录的笔记本,忽视无谓干扰,解除和受访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其实这些都在十多年前学生时代“采访学”的课堂上演译过,唯有更真诚的采访,才能让本书加值。

在企业流程发挥“人”的力量
上千个店面、上万种商品、上亿笔资料,只是服务的“载具”,只是沟通人与人的“工具”。但如何在企业流程之中发挥“人”的力量,东方企业有自己的看法。像在日本企业发展史中就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宗教力量,从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东芝前社长土光敏夫、住友企业、花王肥皂、读卖新闻、一直到到京都陶瓷的稻盛和夫,均引用佛教的精神来经营企业,因为工作的态度和人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其实我个人认为,徐重仁也有这样的企图心,从台湾7-ELEVEN和日本乐清集团(Duskin)的合作就可一见倪端,这是我在本书写作过程之中最大的惊喜。

乐清创办人铃木清一先生在26岁时决心扩大事业规模,他进入京都一家禅寺“一灯园”修行,每日于寺内研读经典、修身养性,期望能体悟出道德融入经营的道理,创立出道德与事业合而为一的企业。

而一灯园其实也是一家以“奉献”为经营理念的集团,一灯园创立者是生于明治年间的近江商人西田天香,20岁时因不愿参与战争杀生,所以带领百户佃农,参与北海道开垦(在当时参与北海道开垦者可免除兵役)。

2006年4月,我买了前往日本大阪的机票,在京都坐上前往大宫的电车,前往一灯园的总部,前往祈祷式经营的大本营,我希望得到的不是一灯园的接待和公关式的导览,而是前往一个名刹圣地感受的心情,毕竟,写书过程最烦的就是干扰。

下车处是一个安静的小车站,车站前只有一家便利店、一家洋食店而己,走路十分钟后可以看见一灯园所经营的幼稚园,在一灯园前有一条小溪,我在那里的石椅上吃着饭团,回程时我拿出一本小书静静的翻阅,这就是一种拥有吧。

要赋予工作神圣性
每个人机缘不同,工作并不能尽如人意,宗教是一种转换机制,当人不能转变环境时,却可以转变想法,朝对自已、对别人有利的想法去看事情。一名曾参观过一灯园的企业界前辈就指出,赋予工作神圣性,这会令人充满了生命力。

就像书本的价值流程,不但要有创意,还要能让顾客感受到全心全意。这本书的写作、编辑过程长达一年半,参与本书的编辑包括嘉玲、怡沁和宜谆,工作上都有新的机缘和规划,但他们都朝正面的看法去迎接挑战,也是本书能够面世的最大助力。

如果说,要在一年半时间内了解许多产业的事情,其实还是要靠7-ELEVEN非常有效率的团队,加盟主、门市顾问的不吝指导,让大家可以分享这个商业传奇。◇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们的历史上,有了好几次大规模的“烧书”之举。秦始皇帝统一六国后,便来了一次烧书。“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这是最彻底的烧书,最彻底的愚民之计,和一般殖民地政府,不设立大学而只开设些职业、工艺学校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 不论做了多久的父母,都还是会有丝惶恐,唯恐自己没有找到最正确的教养方式,担心自己是否一念之差害了孩子一辈子,觉得若不是当初如何如何,小孩今天可能会更有佳绩。
  • 习快乐指数(H)=学习动机(M)×学习自由度(F)×学习成就(A)

    学习到底是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可以掌握学习的快乐指数,孩子自然会觉得他们是在快乐的学习。

  • 这本书是我十年以来日记的一部分,记录了自己成长过程中一颗心的历练。

    最初写这些字的时候,是写给自己看的,有些写给了我所逗留的网站。那些网站里没有熟识我的人,让我觉得自己可以像个隐形人一样,把自己在生活中不敢说的,羞于表达的心声袒露出来。对爱的人缄默,对陌生人说心事,文字是我精神成长唯一的出口,那是在独自询问生命真相时无法压抑的大声呼喊,也是不想苟且流俗的决绝姿态。

  • 我在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女同学叫流光,她死于一场车祸。死的第二天,是她十八岁的生日。

    在最初的一个月里,班上的同学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热烈地议论著。大家对这样的离去充满了关注。悲伤不能说一点儿都没有,但那只是个别人的感受。有更多人是披了悲伤的外衣,津津乐道着她死时的惨烈。毕竟,这世上苟活下去的幸存者是大多数,而意外夭折的黑发人寥寥无几。

  • 中医历史悠久,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中药宝库蕴藏丰富。几千年来,中医在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维护国民健康贡献至钜,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 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苏东坡出任杭州太守时,杭州已有37万多人,而此时的杭州连一家医院也没有。苏东坡上任后,每遇疫病流行,不得不去请外地名医为百姓治病,然后将名医的诊断标准及方药,抄贴满城,以供老百姓自行找药,治愈疾病。
  • 这是一本不寻常的好书,虽然页数不多,但里头酝酿的生死哲学却使我在一年前读了之后,迄今仍然无法忘怀。
  • 自我准备是进入成年期之前的关键,但残酷的是,随后也必须面对生而必死的事实。
  • 我有很多住在海外的朋友,每次回台渡假,假期将届回侨居地前,都会依依不舍地轻叹一声:“回去以后,一定无法习惯没有7-ELEVEN的日子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