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前活一次》

死亡,不再禁忌

文/Beate Lakotta
【字号】    
   标签: tags:

1991年,我58岁的父亲罹患癌症。他临终前一星期,母亲和我守在医院病床前。有时我们两人一起陪伴父亲,有时则轮流陪伴。医生给他打了吗啡,不过也可能是因为他的病已经很重,总之这一整个星期里,他没有再醒来过。当时正值仲夏,有个清晨,护士要我们回家去睡一会儿。半个小时后,父亲去世了。

我没有再去看父亲。我说不出为什么。我甚至不能说是因为我看了会害怕。那年我26岁。可能只是因为那时我还不明白,他最后的面容仍然是他的一部分,就像我记忆中他急促的呼吸、他的手指在被单外抽搐的样子。今天,当我们在制作这本书时,我才意识到,我多想看看他最后的面容。

护士把一个绿色旅行袋放在我们前面的地板上,也许家属会来取走。这个旅行袋是亚当先生的,他在当天早上去世。同一天晚上,华特谢尔斯和我从汉堡赶到柏林新科隆区的里卡临终关怀医院,在病房里安装了脚架和相机。

按照计划,我们将在这里待几个星期。我们希望用相机和录音机来陪伴这里的人走过他们人生最后一段日子,从他们身上学习生命和死亡。差不多在几十年前,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去面对即将死亡以及已经死亡的家人;那时候,死亡往往发生在家里。

今天,人们可以轻易逃避,不必直接面对痛苦和死亡。死亡的发生越来越隐秘,我们对它的认识也变得模糊。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死亡在今天的时代给人带来比以往更大的恐惧。而这让我们心中盼望,这个走向每一个人,把我们带向未知世界的过程,能够有更好的方式。毕竟,在整个生命中,没有什么比面对死亡更让人震慑的了。

在我们制作这本书的若干年中,我们一再遇到那些知道自己即将面对死亡的人,却不肯相信死亡真的会发生。我们屡屡见到抱持这种心态的人,以至于我们渐渐相信自己有一天可能也会如此。

我们看到,失去理性似乎可以在一段时间里左右疾病的发展——尽管最后的结局其实总是一样的。在我们访问的所有临终关怀医院里,没有人记得曾经有哪个病人奇迹般地康复了。但是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流露出来的情感,却会带来一些始料未及的转变和决心。

在这本书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对死亡的想像变得具体了。我们对自己的死亡自然而然也想了很多,而这改变了我们看待生命的眼光。我们不愿错过任何一次相遇。◇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一开始是做插画家,但我很不喜欢配合故事去画图,所以我决定写属于自己的故事书。然后我很快的就发现,比起画画,我更喜欢写作。现在我也会帮自己的大书画插画。
  • 那晚下着雨,低吟的细雨。许多年后,美琪只需闭上眼睛,就能听到那阵像细小的手指般敲着窗户的雨。夜里某处,有只狗吠叫着,美琪无法入睡,不时辗转反侧。
  • 看完了这本书,做老师的,希望自己是这本书中的老师;做家长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书中的老师教,最主要的是,我们看到老师原来应该如此,难怪她手上没有带不起来的孩子。


  • 当我介绍玛莉亚出场时,观众鼓掌欢迎她。她脚踝上带着电子脚铐、前额贴着一大片浏海、穿着垮裤和态度恶劣的日子早已远去。她现在是大学生,大多数的时间在美国各地旅行,毫无畏惧的告诉每个曾拒绝过她的人她的故事。
  • 马尔巴上师听了这个梦后,知道和他的梦一样,点化同一件事,心里非常高兴,但他知道天机不可过早泄露,便一本正经的说:“人生都是虚幻不实的,何况是梦?不用管梦是什么意思了。”说完,又对师母说:“我今天要到田里耕种,你帮我准备一下。”
  • 最近一段时间,西藏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各地发生的西藏事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雪山之光》,正巧在全世界聚焦西藏问题时出版问世。
  • 旧世界里的人在发现澳洲之前,相信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个想法无懈可击,因为看起来,这和实证现象完全吻合。看到第一只黑天鹅,对一些鸟类学家(以及其他极为关心鸟类颜色的人)而言,也许是有趣的意外,但这个故事的意义并不在此。
  • 五年前,尤金尼亚‧尼可拉维纳‧克拉斯诺亚(Yevgenia Nikolayevna Krasnova)是个没没无闻没什么作品的小说家,学经历倒是很特殊。她是一名对哲学感兴趣的神经科学家(她的头三任丈夫都是哲学家),哲学深深地渗入她那兼具法俄血统的脑袋,并表现在研究及创作的文体上。
  • 阅读本书,勾起我几个生命片段的回忆,这些片段带我重新观看、深思至亲走过的巨大伤痛,他们对于感恩的理解、体会与实践为何?那些令人难以想像的超越及动能从哪里来?本书激发了我回顾品味的深度以及开创前瞻的豪气。
  • 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会教他:“对善待你的人要感恩,要知福惜福。”这不只是空洞的老生常谈,感恩是日常人际互动里很重要的面向,我们无法想像人与人之间不常表达感恩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