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死亡恐惧不是替身

文╱欧文‧亚隆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心理治疗师常误以为,赤裸裸的死亡焦虑不是针对死亡而来,而是掩盖其他问题的幌子。珍妮佛的情况就是一例。

五岁发生死亡恐慌

这位29岁的房地产经理人,从小到大常常在夜里遭受到死亡恐慌的袭击,但是先前的治疗师们却不认为她的问题就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珍妮佛常在半夜惊醒,怕自己就要消亡而吓得冒冷汗、睁大眼、浑身发抖。她想像自己消失了,坠入永恒的黑暗里,被世人所遗忘。她告诉自己,倘若世事终将毁灭殆尽,那么一切都无关紧要了。

这些想法从小折磨着她。她清楚记得5岁时头一次发生这种恐慌的情形。她冲进爸妈的卧房,很怕自己就快死掉而全身颤抖,妈妈不断安慰她,有两段话她始终不曾忘记:“你眼前还有很长的人生要走,没道理这么小就烦恼这件事。”“当你老到快死的时候,你要不然是觉得死亡没什么,要不然就是有病在身,你会想快快解脱。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那时候你都不会讨厌死亡。”

珍妮佛倚靠母亲这番安慰的话长大,自己也另外想出一些对策来缓和这恐慌。她提醒自己,自己可以选择要不要想到死亡这回事,或试着去回想记忆中一些美好的事:和童年好友开怀大笑、和先生爬洛矶山脉时看到片片白云投映在镜子般的湖面上、亲吻孩子们阳光般灿烂的脸庞时的欣喜。

探究可能遭父亲性侵

然而,对死亡的忧虑持续折磨着她,夺走她生活中的诸多快乐。她与几位治疗师晤谈过,都没什么帮助。种种药物虽然降低了恐慌的强度,但发作的次数却未曾稍减。她的治疗师从未针对死亡恐惧进行治疗,因为他们认定死亡焦虑是另一种焦虑的替身。我决意不重蹈前几任治疗师的覆辙。我相信他们是被珍妮佛5岁起便反复出现的梦耍得团团转:

我们全家都在厨房。餐桌上有个装满蚯蚓的碗,爸爸逼我从中抓一把,用手挤捏,然后把从蚯蚓身上挤出的奶汁喝掉。

在和她会谈的每个治疗师眼里,从蚯蚓挤出奶汁的意象,可以被理解为阴茎和精液的象征,于是治疗师个个探究起她遭受父亲性侵的可能性。我起初也这么认为,不过当我听到珍妮佛说,往这方向探究不免让治疗走入歧途时,便马上摒弃了这个想法。虽然她父亲性子凶暴,会对孩子破口大骂,但她和兄姐们都想不起有遭受性侵的任何情事。

精神分析避开死亡议题

先前的治疗师没有一个探究过,她那无所不在的死亡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含意。这个寻常的错误有个可敬的传统,其根源可溯自心理治疗的头一本出版品:佛洛伊德和布鲁尔合著的《歇斯底里研究》。细读那本书可发现,佛洛伊德的那些病患,生活中无不弥漫着死亡恐惧。若不是他后来发表了许多著作,阐述精神官能症的源头,是潜意识里各种原始本能驱力之间相互冲突这假设,否则他没去探究死亡恐惧将令人费解。

死亡在精神官能症的起因中毫无立足之地,佛洛伊德写道,因为潜意识里没有它的表征。他给出两个理由:一是,人没有关乎死亡的个人经验;其二是,想像一种不存在的状态对人来说并非不可能。

尽管佛洛伊德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余波荡漾期间,写下的〈对战时及死亡的思考:人面对死亡的态度〉短文集中,尖酸而睿智地论及死亡,但是他把死亡排除在正统的精神分析理论之外的“去死亡化”取向,如里夫顿(Robert Jay Lifton)所形容的,深深影响了数代以降的治疗师,使得他们将目光从死亡上移开,转至其所认为的死亡於潜意识里的表征,特别是遗弃和阉割。

的确,有人会反驳说,精神分析着眼于过去事件的影响,不仅难以放眼未来,更是避开了死亡议题。

摘自《凝视太阳》心灵工坊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画中的美女,个个表情肃穆,眉头深锁,牟益舍弃鲜艳色彩,选用白描水墨增添惆怅气氛,你感受到了吗?
  • 在生命的终站,也是作者回顾人生的起点,这是本书原文书名《没有终点的人生》之由来。藉由父子的深入对谈,我看到生生不息的轮替与绵延不断的传承。这股生命力,不会因时间流逝与形体消失而削减。“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尽”这句话,也巧合地在此相互印证。
  • 今天风和日丽,我们坐在槭树下的沙发上,周遭有两只鸭子呱呱叫。它们是院子里的新客,正小心翼翼地在庭院里侦察地形。这段日子以来,小猫成长茁壮,而为了证明自己的强壮,它满场追着小鸭跑。但我们在庭院聊天的声音给它们一种安全感,所以鸭子还是往我们身边靠。
  • 触电般头发、睿智的目光和E=mc2方程式,是他的注册商标,科学奇葩20世纪的物理大师——爱因斯坦,由于私人珍贵档案文献解密公开,以及多位学者参与评阅修正,得以一窥最趋近真实生活面的伟人传记。一般伟人传记大都述说其丰功伟业和光鲜亮丽的生活情景,这本书虽为传记,实为近代物理史。
  • 爱因斯坦的思考实验像抛进量子力学大殿堂的手榴弹,没能对宏伟建筑产生太大损害。事实上,这些思考实验帮忙试炼量子力学,让人更了解它的意义。
  • 生命闪耀令人赞叹的光彩时,总是发生在智慧解开困惑的当下。智慧是超越成见、包容异类和洞察妙理的能力,而困惑是心灵陷入昏昧漩涡时的感受,论其原因,有时候是事物的道理十分曲折幽微,有时候却是自己内心设下莫名的偏差认定,以致于面对真相依旧大惑不解,甚至刻意抹煞它的存在。
  • 我要告诉你,自认不适合为人父的我,何以开始质疑自己对养儿育女所抱持的根深柢固的想法。如果我说我是在加勒比海开始重新思考这件事,想必你也不会感到意外,因为那是我转入新生物学的启蒙地。事实上,我的省思还是一次不幸的摩托车意外事件引发的。
  • 《不登校:无校可归的孩子》作者是两位成长时期拒绝上学(本书称为“不登校”)的日本人,他们在成人后写出孩童时代拒学的心情、在家的过程及对学校教育的看法,其生命的历程与诚实的反思值得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参考。
  • 但是,“选择”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那就是容易让去上学及曾经去上学的人们来接受不登校一事。靠着使用“选择”这个名词变成拥有不否定学校,但是可以有不登校的权利。能够认同“学校错了”这样过于激烈想法的人很少,但是若是说“因为我和学校不合,所以请让我选择另外一条道路”的话,大家就容易以“也可以啦!”的做认同。
  •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及书中的七章目录标题,就不想阅读。不只是我,恐怕大部分从事安宁疗护,实际在第一线照顾临终病人,且受过较完整训练的医疗专业人员,也都不想读此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