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237)

中集-第八章:嬗变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一节:杀一小批运动(5)

(二)杀蒋正君和刘志和(1)

同全国各地的监狱和劳改队一样,盐源农牧场接连召开了好几次“杀一小批”的宣判大会。就刑的人有越狱者,有外逃的拒捕者,有企图越出国境线的人,有斥骂专制魔头的政治犯,也有纯属为了凑数的莫名其妙受害者。

枪杀陈力前一天下午,何庆云和荣老头站在队列前宣布:“全体人员今天下午不出工,打扫清洁。明天盐源县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要在这里召开公判大会。”何庆云还特别强调:“从宣判大会开始,直到宣判大会结束,禁止六队的任何人外出。”气氛更加萧杀恐怖。

第二天一早,场部开来了一卡车士兵。不一会,岗哨上面以及周围的围墙上到处都是戴绿色军帽的人头。南边的和西边的岗楼上架起了机关枪,到处都是伸向六队院坝里的黑洞洞的枪口,一进入会场,就能感受到恐怖的杀人气息。

九点钟以后,各中队相继进入农六队的两扇铁门里的指定位置。

“杀一小批”运动以来,这样大规模杀人宣判会,已是第三次了。我和刘顺森、蔡先禄等被当局重点“敲打”的人,安排在紧靠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前。目的是让我们看清死刑犯临刑前惨不忍睹的每一个细节,以扩大恐怖效果。

当押解待处决犯人的囚车开进了农六队的两扇大铁门时,全场的眼光都朝囚车看去。主席台上的麦克风里不断传出 “安静、安静”的喝令声。大家屏住呼吸,不敢喧哗。

疯狂的“杀一小批”运动,撕下了改造政治犯的遮羞布,仅这一次宣判会,就夺走了八名反抗者的生命。

蒋正君出身于一个工商业兼地主的家庭里,从娘胎里出来,就属于毛泽东划定的黑五类,是被这个政权永远踩在脚下的人。

他天性软弱,在没有被当局逼上绝路前,他努力地逃避着政治。他徼幸逃过了反右派的打击,然而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

他原是美术学院的学生,他的雕塑和绘画天赋,在毛泽东时代不但没有为他造福,而是最终把他送进了地狱。

大跃进后,书已无法读下去,1960年的大灾荒中,他背着画板卖艺求生,流浪各地。但是在那个饿殍遍地年代,人们只关心能果腹的食物,谁又有兴趣请他绘画?穷困潦倒中,他扛过苦力,拾过破烂。

拾荒中,有一次捡到了几根铜丝,拿到废品收购站时,被怀疑偷盗电线,将他送进收容所收容审查。

收容所里的管教员组织了斗争会,逼他承认捡到的电线是有意的反革命破坏,饥寒交迫的他求生不能,转而求死,横下一条心,破口大骂收容所里的管教人员,于是他被升级为现行反革命,得到一张蹲监八年的判决书。

判刑劳改不久,蒋正君被送到盐源农场。开始,他被编在农二队,当局发现他会画画,让他绘毛泽东人头像。那时文革已进入军管时期,蒋正君自告奋勇雕塑了一个毛泽东半身石膏像,石膏像塑成,获得了军管会的赏识。于是将绘制“毛主席在安源”的巨幅油画任务交给了他。

蒋正君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绘制成一幅高3米宽2米巨幅油画,摆在场部办公大楼的前面。

从此各中队都相继请他作画,在军管会特许下,蒋正君背着画板出入各队部,成了一名专业“画师”。他每到一个中队,享受着干部食堂免费就餐的待遇,在食不果腹的年代里,这已是相当丰厚的报酬了。

蒋正君在画画过程中,在各中队结交了不少朋友,这些年轻人都是在文革派斗中的失败者。他们充满了逃向国外的幻想,认为只有到了国外,才能过上自由富足的生活。

不久,各中队毛泽东塑像告一段落,出乎他的意外,他没有被招回场部,而是重新回到了农二队。蒋正君疑神疑鬼,怀疑他在各中队商量外逃的事情被人检举。

就在这个时候,蒋正君碰到了当年在孙家花园里的两个“老前辈”,请他们分析他被突然召回二队的原因。两个“老前辈”是看守林业队苹果园的,一个在国军中担任过中校军医的黄孝德,一个是任少校副官的陆存虞。从此他和两位老人结为朋友,互通消息。

他在绘画期间积攒了些钱和粮票,因为听说距云南边界上的李弥残部就在附近,便向两人询问那里的情况。有一次两位老人向他画了一张李弥残部所在地域的示意图。没想到这张随手绘制的草图,在“杀一小批”运动中,竟夺去了五条人命。

没出几天,传来了蒋正君逃亡的消息。并说他组织了一支庞大的逃亡队伍。这次盲目出逃,很快就被抓获,军管会硬说两名国军军官是这次投敌判国的黑后台。

于是,一个以蒋正君和黄孝德为首的判国集团的案卷,便报到了西昌中级人民法院的办公桌上,这一“叛国投敌集团案”的涉案人员达四十余人,在本次宣判大会上拉出去枪杀的达五人之多。

当时,枪杀一批人是不用经过最高法院核准的。直到十一年后,他们自己复查的结果,这个所谓“叛国投敌集团案”,全是屈打成招罗织出来的大冤案,不过是一帮年轻人聚在一起瞎吹。但是人头已经落地,事后的“平反”又有多大意义?(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那些枯干稿杆燃起的大火,最多持续不过十分钟,就像安徒生童话里卖火柴的小女孩,点燃一匣火柴一样,眼前并没有出现圣诞节的肥鹅和衣帽就熄灭了,十来分钟留下了一堆灰烬。
  • 曹季贤本人既没有想去看病,也不知道在这样险恶环境下如何保护自己,他那失常的大脑里只有一个单纯而简单的想法:“放我回家。”
  • 但他真像一个不怕开水烫的死猪,随你怎么整他,他都会用同样一句话来回答整他的人:“放我回家!”。
  • 监舍尽头的厕所角落,是选定的最佳地点,这里虽然臭气逼人,但一来这可以遮风避雨,且这个地方距离岗楼最远,被长长的监房挡住了老管的视线,不容易为士兵所发觉。
  • 七十年代后期,沾着收获的季节,当局一方面为了维持高强度劳动定额的顺利贯彻,一方面处理那些无法进仓的嫩包谷,同甘洛当年情况一样,按三斤折算一斤大米办法,利用晚间大家收割完毕,围在坝子里把这些嫩包谷子从它的胡上抹下来,连夜的在厨房里磨成桨。
  • 我在狱中看到老管们的私刑殴打、捆绑、罚站是经常的,但第一次见到连泥带萝卜荫罚吃的惩罚。张华富迟疑了起来,那士兵便吼起来:“你不是要吃萝卜吗?现在我就看你把它吃下去!”他狞笑着。
  • 1969年的“严打斗争”,是疯狂的文革屠杀达到高潮。盐源农牧场的许多政治犯,在这场残酷的杀人运动中先后被杀。
  • 陈力在1957年的在大呜大放中,发表他对工厂管理的见解,在鸣放会上斥责他的顶头上司,说他是一个饱食终日无事生非的政客,根本就不懂得工厂管理。
  • 陈力的文章没有任何的温情和幻想,而是直抒胸怀,痛斥毛泽东,斥其祸国殃民,痛快淋漓。他在狱中写下的五十万字,每一个字都是射向独裁统治的一颗子弹,每篇文章都是一柄直刺独夫民贼的利剑。
  • 面对着这个胆怯的“法官”,陈力从容地回答道:“我感到遗憾的是,当年美国人的大炮没有置于我死地,而今我却死在我曾誓死保卫的共产党人手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