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街的故事之六:我的“开胃菜”

作者:谢行昌
小小辣椒,不但开胃,还有保健功效。(Shutterstock)
身为客家人的父亲,娶了母亲这“湘女”,几十年之后口味也渐渐重了起来。(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317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1年10月08日讯】大约是2005年,住在旧金山松街的母亲因患严重的青光眼(眼压过高),必须立即施以精密的降压手术以防失明,手术后的最初恢复期至少要三天,必须有人全天候照应。我自觉责无旁贷,乃由达拉斯飞到旧金山陪伴母亲。

手术完成后,我搀扶着眼睛尚绑着绷带的母亲回到松街的公寓,安顿好老人家以后,还得立刻赶去唐人街的药房拿医师指定的药。

唉,母亲嘛就是母亲,躺在床上还不忘记在我出门前叮咛几句,要我顺便在药房转角的Stockton街,一家广东外卖店,买一盒两块九毛五的“鸡饭”回来当晚饭,而且还强调只要买一份就好,说是母子两人合吃都吃不完的。

在街角的公车站等车去中国城时,我不禁半信半疑,那儿可能买得到一盒两块九毛五的“鸡饭”,还两人合吃都吃不完的?好像有点儿“天方夜谭”。

回程中,捧着那份沉甸甸的“鸡饭”,我才相信天下就是有那么“好康”的deal,那是一份广式“油淋鸡”快餐,好几大块肥嫩的葱油鸡,附上两款蔬菜,加上两大杓的白米饭,和一碗广式“鸡茸玉米汤”,确实是“双人份”的量!

回到公寓,母亲还不忘得意地逗我,“怎么样?你在达拉斯买不到这么便宜的客饭罢?”嗯,那倒也是。

葱油鸡虽然是够肥嫩鲜美的,但那是粤菜,不怎么对我的“重口味”,还是那句老话,母亲嘛就是母亲,她能读我心意(Read my mind)的,我的胃口被她老人家摸得个一清二楚,晚饭还没开动就先提醒我,辣酱(她自制的)在冰箱里。

这就让我想起一些几十年前的往事。

1964年,我进入成功大学(台南市)当“新鲜人”时,我们家(眷舍)还在高雄县凤山镇的黄埔新村里,那也是我现在的记忆中所谓“故乡”之所在。这是因为我的童年、青少年岁月之印记,几乎全是在黄埔新村那儿刻下的,福建省武平县的武平所(或称为武所乡,也就是今日之中山镇),只是我的祖籍而已。

虽然身在台南市,但是与凤山镇只有约八十分钟的车程(火车或公路局班车),所以我每个月都会返“乡”至少一次。

对那些急欲“插翅而飞”的大学生而言,我返家之次数应该算是频繁的,与其说是我“恋家”,还不如说是想回家尝尝母亲做的那些比较“对胃口”的菜,我自幼就习惯于“重口味”,母亲是湖南人,她的拿手川、湘菜,岂是在成大校园附近餐馆里包饭,那清淡的“台菜”可比的。

而且,一般在餐馆里的包饭,平均都是台币五元一餐(一荤两素),蛋白质少得可怜,加上荤菜样式变化太少,想不吃腻也难。顺便一提,六十年前的“台币五元”不算是太小的数目,可以在咱们眷村口买一碗麻辣红烧牛肉面,或是三十只“粒大馅足”的猪肉白菜水饺(当然是菜多肉少)。

那么有没有比较“高级”一些的学生包饭呢?当然有,每餐由八元至十多元不等,但是对不起,那已超出了我的预算。

图:这是我在校外“包饭”的Ticket之一,每日三餐,每月300元,写上姓名是防饭票遗失。(作者提供)

每次回到凤山,母亲都会给我“加菜”,通常是半只红烧鸭子,因为菜市场里半只鸭子(不论重量)不算太贵,才台币十八元而已。哦,看到这儿您是否又“吓了一跳”,我怎么会有如此的“超强记忆力”,还记得那半只鸭子是十八元?那是因为我每次回家,都会陪母亲上街买菜,她老人家让我选自己爱吃的买,买了几次“半只鸭子”后,印象就会深刻些。

其实家中经济不宽裕,半只鸭子已超过母亲自设的“每天十五元”菜钱限制,不过半只红烧鸭子是母子俩可以吃上两天的荤菜。信不信由你,那个年头鸡居然比鸭贵,我们买不起鸡,所以“只好”吃鸭子啦。

听到我常抱怨“台菜”口味太淡,母亲心生一计,将碎猪肉与海量的辣椒、豆豉、蒜,炒在一起,掺以适量盐巴与酱油,做了份可以至少保存(没有冰箱)半个月的“开胃菜”,装到一个大玻璃罐中,让我带回台南佐餐。猪肉也少许地增加了我每日的蛋白质吸收量,从此我再也不抱怨“淡而无味”的台菜啦。

有时候“小银鱼”或“虾米干”会取代“碎猪肉”的“蛋白质”地位。记得在回台南的车上,我常馋得忍不住,用手指掏些出来放在嘴里咀嚼呢。

1965年年底,在我父亲军职退休之前一个月,我们终于搬到位于台北大直的东园新村,在一栋二十坪大小的眷舍落脚,台北与台南相距太远,我只有寒暑假才得回家,不过那时我在台南已超过一年半,饮食方面也渐渐地习惯了“台菜”,不再需要餐餐都要有“开胃菜”佐餐啦。

在台南偶尔嘴馋时,我会花个两块钱,上杂货店买一个约直径三英寸,高约一英寸的“独山盐酸菜”罐头来“开胃”。独山盐酸菜是当年台湾“青兰家庭食品工厂”的畅销产品之一,是个“辣你不死”的玩意儿。

进成大之前一年,我在台北市建国中学就读高三,周末时常随父亲到他的毕生挚友龚愚(字乐愚)将军家中做客(就是吃饭啦),那一桌子的精美菜肴,就出自龚将军夫人,龚伯妈周青兰女士之手。您看出这其中之关键字吗?那是“青兰”两字,“青兰家庭食品工厂”正是龚伯妈开办的罐头工厂,我显然是在龚家吃她老人家的“独山盐酸菜”吃上了瘾。

至于前段中被我引用的“辣你不死”,是出自龚伯妈(贵州独山人)之口的“贵州口语”。身为客家人的父亲,娶了母亲这“湘女”,几十年之后口味也渐渐重了起来,有时候在龚家吃饭,父亲会故意开玩笑地“嫌”某某菜不够辣,龚伯妈当场二话不说地回厨房,搬出她的“法宝”,一罐她特制的“极辣”辣酱(八成用的是印度鬼椒),一面递给我父亲,还一面用她老人家的贵州话,“咬牙切齿”地碎碎念着──“辣你不死”,常把一桌子客人给笑翻。

曾救过我小命一条的龚伯妈(请参阅我以前写的“记国府早期的军事留学生”一文),一向待我如子,可惜这恩情已无从回报,她老人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过世了。嗯,待来世再“衔环以报”罢。

能“读我心意”的母亲也于九年前辞世,本文完稿之日,正值她104岁冥诞。

所以,这篇短文是在感念与哀伤中,含泪写完的。◇

【谢行昌,20219月完稿于美国德州】

(点阅【松街的故事】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虽然“死亡”是人生必经之路,但是巴哈特先生之遽逝,仍是个人电脑史上触目惊心之一页,令人扼腕叹息。不过至少他所遭到的痛苦是剧烈但短暂的,我的好友姜大卫可是被柏金森症折磨了十几年之后才离世的。唉,“死亡”只是一种归宿,还是“长痛不如短痛”比较适合我的人生观罢。
  • 凡尘不过数十寒暑,草鞋、布鞋、与它踩踏在人世间艰辛路途上时,所经历之风风雨雨,都将化作“滚滚长江东逝水”,终究都要被“浪花”给“淘尽”的,“是非成败”且置一旁,只要有幸留得“青山在”,黄昏之际(晚年),心平气和地细赏那灿烂多彩的“夕阳红”,就都该心满意足啦!
  • 母亲与松街的缘分很深,在松街与奥克塔维亚街(Octavia Street)交叉口的一栋老人公寓里,一住就是三十年,她的疗养院与公寓都在松街上,相距仅五个街口(Block)而已。自幼就有非常独立性格的母亲,一直坚持独居,还好,安家于旧金山的哥嫂与家人们会常去看望她。我则远在德州,只是每年去探望她老人家一、两次而已。
  • 母亲离世前,在松街疗养院的那半年期间,坚决不肯见访客,她老人家的理由是,“形容憔悴,见不得人”,所以被我们兄弟俩挡住的亲朋好友不在少数。母亲在大约25岁时,曾被电影界闻人袁丛美(日后的中影公司总经理)相中,力邀她去重庆的中国电影制片厂试镜,可以想见她老人家当年之丰采。
  • 前几个月,母亲生前挚友陆素影的孙辈,自大陆寄来一张当年青岛女中游泳队的老照片,这是我手中现存,年代最久远的母亲之照片(应该是摄于1935年左右)。
  • 1992年开春后,我思亲情切,将父亲接来达拉斯小住了三个月,正就读高中的培德与达儿兄弟俩,得以在爷爷的有生之年,有与他老人家相处的机会。
  • 每当父亲回忆童年往事时,那神情岂是用“落寞”两字可以形容的。我赶紧扶着父亲回房,岔开话题。他老人家是曾历经过那动乱“大时代”的亿万中国人之一,发生在他们那一代的,不堪回首之往事,岂止有一箩筐,愈讲会愈难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