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臣
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可以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宋璟五字金言劝世人
宋璟为相,特别注意考察官员的品质。他认为:让那些阿谀逢迎之徒混入官场,一定不是好事。
明代名人系列:才大磊落的姚夔
姚夔才能宏大,心胸开阔磊落。朝廷商议没办法定案的事情,姚夔一句话立即决定。
郑和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当代航海事业的顶峰,后世几百年中,几无人能及....
李秉说:“只要不将我下狱,一但入狱,我就必定不会出来,因为这会伤了国家的颜面。”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南宋后期杰出的民族英雄,军事家,爱国诗人和政治家。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宋理宗宝祐四年 (1256年)进士第一名(状元),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他后期的诗词,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1283年1月9日(黄历十二月九日)在北京菜市口慷慨就义,年仅四十七岁。文天祥在狱中写作大量诗词,《过零丁洋》、《正气歌》等作品已成为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当马顺要离开时,王竑很生气的跳了起来,抓住他的头发大吼说:“你们这群奸人,祸国殃民,早就该被杀头了,到现在还敢这么嚣张?”
年富做事详细,计算考核都很用心,所以一些积弊都能够被革除,而百姓们的生活也因此大有改善。
大学士李贤曾对人说:“《尚书‧皋陶谟》称,为政者要有九种美德,王翱就具备了五种:事物纷乱而他却能专心一致,遇到阻挠而他却更加坚毅,生活俭朴且奉公守法,性格坚定而合乎义理。”这个评价对王翱来说,的确是恰如其分的。
正统七年冬天,王翱到辽东负责军务。他发现当地长久以来军令废弛,以至于敌军来临时,将士们都不戮力杀敌。于是,王翱想了一个计谋....
张芹说:“王思不是谏议官尚且能如此尽忠直言,我辈怎可坐视不管!”
何文辉知道了,赶紧去告诫胡美说:“我和你一起受皇帝之命来到此地,就是为了要让百姓安身立命。现在敌军都已经归降,你又何必以私忿来杀人呢?”
管仲的富民政策,突出地表现在农工商同时并举方面。他除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外,对于手工业、商业也极为重视。
“忠清有声”的葛守礼
礼部被查出收受贿款十余万两,受贿名单中惟独没有葛守礼的名字,嘉靖皇帝因此深知葛守礼廉洁作风。
耿九畴历官给事中、两淮盐运同知,出镇陕西,转右副都御史、都御史、江西布政使,擢南京刑部尚书。以议论朝政得失,能务大体,颇有声望。
安贫乐道语出《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安贫乐道,即以得道为乐,安于贫苦。恬,有安静、清静之意,这里是淡泊、淡漠的意思。进趣,同进趋,努力作为。安贫乐道是古人的道德品质和为人处世之道,《太平御览》中多见"安贫守道"、"安贫羡道","世以儒学安贫乐道"之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清官轶事录︰陆稼书与《公归集》
陆稼书口中喃喃自语,好像与人交谈一样,过了一会儿,呼唤其家人说:“忠湣公在此,交代了一些事,我这就去啦。”于是闭目而逝。此时空中传来凤箫笙鼓的喧闹声盈耳不绝...
秦维岳自幼受家庭熏陶,七岁发蒙,诵读不已,并立志廉洁自身,以身报国。
清官轶事录:清正忠直的彭泽
彭泽(1459年—1530年),字济物,号幸庵,甘肃兰州西园人。他是明代中期的一位朝廷重臣,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他不仅是彪炳史册的一代功臣,更是当时罕见的文武双全的奇才。
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人。他出生在一个世代重义守节的郡吏世家,受父辈言传身教,少修操守,“安仁弘义,耽乐道德”。孟尝先后任会稽郡户曹吏、合浦郡太守等职务,为官清廉,深得百姓拥戴
范仲淹每晚自省内找
范仲淹说:我每天睡觉时,都把这一天所开支的费用和所做的事情,统统盘点一遍,自省内找:如果做得恰当,就可睡一个好觉;如果费用开支不当或做事不妥,就会彻夜难眠。第二天必定要想方设法,予以弥补、改正。
嘉庆11年除夕前,林则徐所撰写的新年贺禀寄达福建巡抚张师诚手中时,受到格外的赏识,也扭转了他的命运。
清明节扫墓活动,来源于寒食节。寒食节在黄历三月,清明的前一、两天。汉代以前的寒食节,禁火时间较长,约一个月,后慢慢减少,至唐宋时期已减为清明前一天。
伊尹名叫伊阿衡,是商初大臣,尹是官名。他一心想辅佐成汤,但是他们并不认识,而且也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见面。
海瑞一生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体察民情,革除弊政,积极反对贪污和奢侈;禁馈赠,惩贪官,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审理积抑,昭雪了许多冤狱。
比干姓子名干,商朝皇室王子,也称王子比干。他也是商朝的重臣,在国王左右辅佐国政。他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被称为“亘古忠臣”。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有关他流传的最广也最久远的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及“廉颇负荆请罪”等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也充份说明了蔺相如是一位真正为国为民、大智大勇的政治家。
卫律知道苏武最终不可能因威胁而投降,就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招降苏武,就将苏武囚禁起来,断绝供给吃喝。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他能言善辩,每次出使其他国家时,从没受过羞辱。下面两个故事说的都是他想齐威王进谏的故事。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官居郡守而被任职,做了郎官(皇帝的侍从官),后来迁升到彝中厩监的职位。当时汉朝与匈奴不和,双方多次通过派遣使者的方式,相互侦探对方的情况,匈奴先后扣留了汉朝的使者郭吉、路充国等十多批人。匈奴派的使者到来,汉朝也将他们扣留,以互相抵偿。